- 王金铭;马茵;程贵健;王瑶;江志农;
针对往复压缩机在部分行程顶开进气阀的气量调节工况下,因卸荷装置改变了气阀原本的运动规律导致其易发生泄漏等故障,从而导致气量调节偏差或失效,进一步造成压缩机其余部件发生故障的问题,本文构建了某六缸多级双作用往复压缩机曲轴力学模型,分析了其在正常气量调节工况以及气缸级内和级间发生调节故障时整周期交变载荷的变化规律,并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刚柔耦合分析法研究了在正常与故障工况下往复压缩机曲轴的变形及强度特性。结果表明:压缩机需尽量避免在36%气量负荷以下长期运行,且级内负荷调节偏差应控制在15%范围内,级间负荷调节偏差应控制在10%,否则将致使曲轴产生较为明显的恶化。该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压缩机曲轴的设计和气量调节工况运行提供参考。
2022年02期 v.50;No.596 28-3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凯;刘栋;尤保健;倪子建;宋涛;
为研究颗粒浓度对离心泵性能及磨损的影响规律,采用CFD-DEM(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对离心泵内部固液两相流进行数值计算。通过监测过流部件的磨损率和颗粒的运动,分析了不同颗粒浓度时叶片的磨损率、颗粒的平均速度、颗粒与壁面的接触次数和接触力。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扬程和效率减小,叶轮的磨损率增大,叶片比前后盖板更易被磨损,叶片的磨损区域由点状衍变为片状;当颗粒浓度为3%时,颗粒在叶轮内运动时间最长,导致接触次数、接触力和接触区域最大;接触力较大的区域在叶片中间位置,颗粒与吸力面之间的冲击角接近90°,导致不同浓度下吸力面中间磨损最严重。
2022年02期 v.50;No.596 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下载次数:5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刘萍;李玉龙;张安民;赵岩;
为实现容积充分利用和更小内泄漏的罗茨泵轻量化目的,创新提出内共轭轮廓采用节弦高的普通型和高形型两类转子,并依据单一转子上各轮廓间的双对称几何关系,构建出创新转子的全共轭轮廓方程和容积利用系数式。结果表明:普通型创新转子比现有转子具有更大的容积利用系数,高形型将使之进一步最大化,3叶时分别提高了1.56%、13.21%,且转子加工相对简单;高形型的2~5个共轭点和平-凸共轭模式能使共轭泄漏最小化,径向等缝隙密封能使径向泄漏最小化等。得出高形型创新转子为一款具有更大容积利用和更小内泄漏的高能转子。
2022年02期 v.50;No.596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桂花;吕程;连小刚;谭心;
为了保持板式相变单元易加工、组配灵活等特性的同时提高矩形板式单元的蓄热性能,在普通矩形储能单元的基础上调整纵向体积分布设计了一种楔形板式相变单元,通过FLUENT软件模拟2种单元所属蓄热装置在不同入口温度和不同入口流速下的蓄热过程,并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了2种装置内PCM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曲线。研究表明:相对于矩形单元,楔形单元能够更好地利用相变材料的熔化特性使其率先完成相变过程,且入口流速的增大和入口温度的增加可有效地提高单元的蓄热效率,其中,入口流速为0.12 m/s、入口温度为75 ℃时楔形相变单元的优势体现得越发明显,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26.6%。
2022年02期 v.50;No.596 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毕京贺;段金鑫;朱丽云;王振波;
针对离子液体烷基化工艺中产物分离不及时等问题,提出将轴流式旋流器用于离子液体烷基化产物与催化剂的分离。采用雷诺应力模型和Eulerian多相流模型对旋流器分离效率及压降进行数值计算,重点研究操作参数对旋流器分离效率和压降的影响,同时综合考虑催化剂和反应物在分离过程中的接触情况,探究副反应较少的操作条件。研究表明,轴流式旋流器用于分离离子液体烷基化产物和催化剂具有可行性,分离效率大于90%,操作参数对旋流器分离效率的影响程度:溢流比>入口流量>进料比,对压降的影响:入口流量>进料比>溢流比,在Q为3.5 m~3/h、F为0.50、E为1.0时旋流器在相对较小压降下分离性能最佳,可达95%以上。分析压降和轻相收率随操作参数的变化,为离子液体烷基化用旋流器结构开发及操作优化提供指导。
2022年02期 v.50;No.596 56-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圣春;刘坤;王嘉豪;代宝民;杨鑫;张鹏;
为了研究CO_2增压制冷新系统形式及能效提升,建立了常规的CO_2增压制冷系统和带内部热交换器的CO_2增压制冷系统模型,并对其热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通过典型城市的全年性能分析,对系统在各个气候区域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引入内部热交换器,可提高增压制冷系统在高环境温度工况下的性能,压缩机总功耗最高可降低8.73%,系统能效最高可提升6.36%,最优排气压力最高降低0.55 MPa。通过对我国典型城市的全年性能分析发现,内部热交换器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挥了积极作用,COP可提升1.7%。本文为CO_2增压制冷系统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2022年02期 v.50;No.596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张德友;朱碧肖;方毅;
针对普通离心过滤设备如传统的三足式(平板式)离心机、刮刀离心机等已不能满足用户更高更严要求的现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FWZ型翻袋式离心机,具有保持颗粒晶型完整、滤饼100%卸出无残余、叠加最高0.6 MPa过滤压力进一步降低滤饼含湿量等优点,阐述了该离心机的工作原理,并利用离心原理对离心机转鼓厚度、推料盘的推料力及卸料电机的功率进行计算、选型,以期本文的介绍对于该离心机的开发设计和应用推广起到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
2022年02期 v.50;No.596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