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研究

  • 螺旋密封性能的试验研究

    薄相峰;刘波;侯顺利;

    螺旋密封是一种非接触式节能密封。采用自主设计加工的试验装置,对螺旋密封的螺旋升角、螺旋槽宽等不同的螺旋结构参数做了对比研究。通过试验分析得出各螺旋参数对螺旋密封性能的影响情况:螺旋升角在15.4°时密封性能较好;螺旋槽宽度在12mm时密封性能较好,槽宽在8mm和4mm时密封性能都较差;齿顶间隙增大为0.3mm,螺旋密封的密封能力大大降低。

    2011年08期 v.39;No.47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旋涡鼓风机的内流仿真与试验研究

    胡四兵;董帆;钱勇;黄文俊;王鹏亮;饶杰;

    为研究与探索旋涡鼓风机内流机理,本文设计了一台旋涡鼓风机,应用CFD数值计算方法对流道压力、温度、马赫数等进行仿真,并以此开展不同间隙对旋涡鼓风机整机外特性影响的对比试验研究。

    2011年08期 v.39;No.470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核二级高压安全注射泵轴向力平衡的试验研究

    张兴;卢熙宁;尚佳成;陆春虎;

    通过理论计算的方法得到高压安全注射泵在设计点的轴向力,用轴向力测定装置实时测量泵组启动瞬态及不同运行工况下轴向力的数值,获得了高压安全注射泵启停轴向力特性和变流量轴向力特性,用以验证轴向力的计算结果,并为高压安全注射泵推力轴承系统的设计提供第一手数据,以确保轴向力平衡机构安全可靠运行。

    2011年08期 v.39;No.470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设计计算

  • 基于动网格的单作用滑片泵流量特性分析

    邵飞;孔繁余;王文廷;周水清;

    采用CFD动网格技术和编译自定义函数,并结合SSTk-ε湍流模型对单作用滑片泵泵内部流场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得到了在不同输送介质和泵体结构下,泵内部瞬时流量和监测点压力脉动情况,并分析了流量脉动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动网格技术模拟结果可清晰地描述工作腔内部的瞬时流量和压力的变化情况;合理设计配流盘转角和V型槽的结构,可有效地控制瞬时流量脉动和压力脉动;随着滑片数的增加,瞬时流量脉动幅度有减小的趋势,选取奇数滑片更有利于泵流量的稳定;输送介质的体积弹性模量也是影响流量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1年08期 v.39;No.470 14-18+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改变进气通道结构提高离心压缩机进口导叶调节性能

    刘天一;王锐;谭佳健;祁大同;

    改变离心压缩机的进气通道结构,以提高其进口导叶的调节性能。根据对预旋、阻力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提出了增加导叶尾缘处当量预旋半径的改进思路。基于该思路设计了6种改进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对各方案的改进效果以及改进思路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2011年08期 v.39;No.470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多级泵内部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及性能预测

    张学静;杨军虎;

    利用CFD软件Fluent对多级导叶式清水离心泵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叶轮及导叶内部流道的速度和压力分布规律,并发现了叶轮进口回流,出口的二次流动特征等叶轮内部流动的细节,导叶出口区产生了一个低压区等流动特征。然后根据自编计算软件利用计算得到的速度场数据计算出泵的扬程、功率、效率和流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附近,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在其它工况点,特别是小流量工况点,误差较大。

    2011年08期 v.39;No.470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压汽闪蒸法海水淡化装置的工艺计算模型

    侴乔力;金从卓;束鹏程;

    压汽闪蒸法海水淡化装置可规避现有海水淡化方法(多级闪蒸法和多效蒸馏法)中,在开路热焓过程中二次蒸汽的凝结潜热损失问题;蒸馏法的结垢与腐蚀问题;反渗透法的海水前处理与产品水质不稳定问题,从而实现海水淡化方法的最优技术整合:提供一种由热功效率最高的压汽法,来驱动产品水质最好的闪蒸法,这样一种全新、集成的海水淡化工艺;并兼具投资成本最低、独立闪蒸操作、模块化组合生产等主要技术优势。由于集成技术的成熟而全面,装置运行安全而可靠,必将以卓越的技术、经济性,逐步取代现有各种方法,统一海水淡化市场,引导海水淡化革命。本文对压汽闪蒸法海水淡化装置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计算。

    2011年08期 v.39;No.470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几何参数对绕管式换热器传热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贾金才;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绕管式换热器壳侧传热进行研究,重点研究了管径、径向比、缠绕角度、轴向比、盘绕圈数对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的管径、小的径向比、大的轴向比对传热是有利的;缠绕角度、每层不同的圈数对传热的影响很小。

    2011年08期 v.39;No.470 33-3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下载次数:8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技术进展

  • 双螺杆机械增压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曾宪龙;何志龙;邢子文;

    简单介绍了增压器的应用背景,并概述了常用增压器的分类及其工作原理。通过与各种类型增压器的对比分析,得出了双螺杆机械增压器的技术优势。回顾了双螺杆机械增压器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目前研制和生产双螺杆机械增压器的主要公司的现状。最后对双螺杆机械增压器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2011年08期 v.39;No.470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大型两级螺杆压缩机在火炬气回收装置的应用

    蔡宏;顾小欢;李文良;

    本文对青岛大炼油两级火炬气压缩机的工艺系统流程、轴封装置及开工操作进行了介绍,有利于大型两级螺杆压缩机及先进干气密封技术在火炬气回收领域推广使用。

    2011年08期 v.39;No.470 44-4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多级双作用滚柱转子泵转子槽型线的分析

    张生昌;连加俤;邓鸿英;林彬彬;郑英臣;

    通过对多级双作用滚柱转子泵运转时滚柱受力的分析,建立了滚柱运动受力平衡方程,首次推导出该泵转子槽型线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计算及分析,按滑动摩擦为最小原则,选择最优槽型夹角,消除闭死容积,改善滚柱运动受力状况,为今后该泵转子槽型线的优化设计指明了方向。

    2011年08期 v.39;No.470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双联平动转子式压缩机的结构探讨

    耿爱农;肖容美;李辛沫;陈君立;阮勤江;

    介绍一种新型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该压缩机具有一对双联转动的转子并用一个叶片将它们连接在一起,转子及叶片均采用平动转动的工作方式,其主要运动副如转子与气缸、转子与端盖、叶片与端盖的相对运动速度比较小,因此压缩机的摩擦和磨损亦较小。对压缩机的结构工艺要点及运动学特点进行了探讨,为该类装置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011年08期 v.39;No.470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制冷空调

  • 辐射吊顶+置换通风系统冬季室内环境舒适性试验研究

    唐凯;周翔;张恩泽;张旭;宫树娟;王群;

    采用地源热泵机组作为冷热源,同时处理送入末端毛细管天棚辐射系统的供水(经板式换热器换成低温热水)与送入室内的新风,实现了辐射吊顶+置换通风系统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并对该系统在冬季供暖工况下的室内环境舒适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在冬季可以得到较为舒适的室内热环境,同时也发现了空调系统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2011年08期 v.39;No.470 54-5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干式风机盘管机组》标准中名义工况温度条件和产品基本规格的研究

    张秀平;徐北琼;田旭东;潘云钢;姚勇;吴俊峰;

    阐述了干式风机盘管机组的产品设计需求,针对正在起草中《干式风机盘管机组》标准中名义工况温度条件和产品基本规格,进行了计算分析和大量实验研究,以期为干式风机盘管标准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2011年08期 v.39;No.470 59-6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换热器结构对室内机风道系统流场特性影响的研究

    陈焕新;刘起;谢军龙;陶红歌;程德威;姜灿华;

    建立了由贯流风机和换热器组成的空调室内机的三维物理模型,并通过Fluent计算软件对具有四种不同结构的换热器的空调室内机风道系统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换热器结构的风道系统的静压以及速度分布,并统计了流经换热器的气流的分布。为改善空调室内机风道系统、提高空调舒适性提供理论的依据。

    2011年08期 v.39;No.470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CO_2双级压缩制冷热泵循环性能研究

    刘雄;姜乔乔;郭浩波;

    提出了一种CO2双级压缩制冷热泵循环,它能够实现冷热量的同时独立调节;并通过实际案例,理论分析了不同制冷剂质量流量系数、不同环境温度、热水温度以及高压压缩机排气压力下,新循环的性能,考察了特征温度和最佳排气压力的影响因素。

    2011年08期 v.39;No.470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系统性能研究

    张超;赵晓丹;周光辉;

    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技术能有效解决空气源热泵室外温度低时蒸发器易结霜、系统性能降低的缺点。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系统,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拟的方法对单一空气源热泵系统和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系统在三种不同工况下的制热量和COP进行了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2011年08期 v.39;No.470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输送能耗对地源热泵系统节能率的影响分析

    陈晓;肖双江;

    对地源热泵系统节能率受系统输送能耗影响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建立了地源热泵系统节能率与输送能效比之间的关系式。结合3个不同类型地源热泵系统的测试结果,分析了各系统的输送能效比和节能率。指出了降低地源热泵系统输送能耗的技术措施。

    2011年08期 v.39;No.470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平行流压缩冷凝机组动态仿真研究

    苏晶;胡益雄;闫自成;

    微通道换热器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关注的热点,但在工业冷冻空调领域应用尚少。以平行流压缩冷凝机组动态仿真为例,重点介绍了EASY5仿真软件多相流库的基本原理、特点和主要建模方法,给出了仿真模型及仿真结果。结果表明:系统各状态参数的动态响应是合理的,与实际特性相符,能够对微通道换热技术及其匹配技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11年08期 v.39;No.470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企业介绍

  •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密封研制中心

    <正>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下属密封研制中心,位于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中心区域,成立于1958年。从成立至今一直承担着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密封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任务,是中国航天系统内唯一的集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于一体的专业密封研制中心,也是国内军工密封技术研究品

    2011年08期 v.39;No.470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都一通密封有限公司

    <正>成都一通密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于2001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同年成为中国石化物资资源市场成员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一级网络成员单位。公司80%以上的技术人员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5名,中国石油大学顾永泉教授现任公司名誉工程师。

    2011年08期 v.39;No.470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信息

  • 《新型实用过滤技术》(第三版)出版发行

    <正>《新型实用过滤技术》(第三版)已于2011年6月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全书150万字、彩页20页,正文938页。全书介绍了过滤技术概论、颗粒和液体及料浆的性质,过滤和压榨理论、计算流体力学在过滤技术应用进展等过滤理论的

    2011年08期 v.39;No.470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