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研究

  • 结构与操作参数对油水重力分离器性能的影响

    孙治谦;金有海;王振波;葛卫学;

    在全面测定油水重力分离器内分散相油滴浓度的基础上,改变其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对影响油水两相浓度分布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减小油水重力分离器的板长和板间距、增加板倾角、减小入口流量以及增加入口含油浓度均可使油水分离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当增加水相的沉降时间,可以改善油水混合物在重力沉降区域的层流状态;而在达到一定的沉降时间之后,样品中的含油量已趋于恒定,不能仅仅依赖于增大沉降时间来提高分离效果。

    2009年09期 v.37;No.447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核电站三级循环给水混流泵的数值模拟与试验分析

    马希金;张化川;张克危;

    针对某在建核电站三级循环给水混流泵要求在多工况高效率运行的情况,基于N-S方程、标准k-ε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对叶轮及蜗壳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预测了扬程效率曲线。在清水试验台上进行了性能测试,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但CFD分析与试验结果均显示已生产的样机效率不达标,可通过增大蜗壳断面面积以及减小叶片进口冲角来进一步提高整机效率。

    2009年09期 v.37;No.447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设计计算

  • 跨音速离心压缩机叶轮分流叶片的数值研究

    李廷宾;汪志远;闻苏平;胡小文;高砚佳;

    利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一跨音速离心压缩机进行了气动设计优化分析,研究了变叶片数和分流叶片结构对叶轮以及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定叶片数下,不同长度的分流叶片在小流量下性能差距不大,但是在大流量工况下,带有长分流叶片的叶轮性能迅速下降;不应该简单地选择长叶片的截短作为分流叶片,分流叶片的型线优化同样有必要,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本文算例,通过对不同叶片数、不同分流叶片形式的研究,最终确定18~20为最佳叶片范围,其整体性能优于原设计。

    2009年09期 v.37;No.447 10-1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双蜗壳离心泵内部流场数值计算分析

    刘宜;宋怀德;陈建新;

    借助于CFD软件,基于雷诺时均N-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运用SIMPLE计算方法对叶轮双蜗壳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双蜗壳与过渡流道内的压力场、速度场、速度矢量分布和流动迹线的三维可视化的流动规律,得出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的结果。运用三个不同工况下速度场和压力场的计算结果,分析该叶轮和过渡流道的内部水力特征,通过计算结果和流动细节以及结构特点,探索双蜗壳及过渡流道内的回流、撞击等流动规律。

    2009年09期 v.37;No.447 15-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通风机内部流场和性能的数值模拟及其分析

    吴俊峰;朱晓农;陈启明;田奇勇;

    利用商业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对某小流量高压离心风机的空气动力性能和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为了更好地与试验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建立了基于GB/T1236-2000标准试验装置的物理模型。通过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分析比较,表明数值模拟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2009年09期 v.37;No.447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面积比原理在潜水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魏清顺;刘在伦;

    提出了一种基于面积比原理的水泵设计方法。即在保持面积比系数不变的条件下,对同一导流器选配不同的叶轮,以获得不同参数的高效水泵。以250QJ125型潜水泵为基础,选配两种不同叶轮对该设计方法进行试验验证。同时,运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其内部流场进行了计算,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也较为吻合。

    2009年09期 v.37;No.447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压缩机环状阀流量系数数值研究

    谭琴;潘树林;王玉鹏;袁丁;卢朝霞;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环状阀流场进行模拟,得到流量系数αv与气阀升程和阀座通道宽度比H/b的关系曲线。使用MATLAB拟合得到流量系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清晰地反应了升程和阀座通道宽度对流量系数的影响情况,使得环状阀流量系数的计算方便、快捷。

    2009年09期 v.37;No.447 27-2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罗茨鼓风机内回流槽的设计研究

    高进;

    罗茨鼓风机产生的噪声主要以排气端回流气体的脉动噪声为主。本文提出了一种内回流槽结构,并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对其降噪效果进行了验证。

    2009年09期 v.37;No.447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FD的液压锥阀结构特性分析

    李辉;柯坚;刘晓红;

    针对液压锥阀复杂的结构,各参数对其性能影响的不确定性,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锥阀阀腔内的流场进行了求解,得到了不同结构下不同开口度对应的流量系数与液动力值。通过分析可知:当锥角为90°,阀芯入口圆周直径为16mm或16.5mm时,模型结构达到最优化。

    2009年09期 v.37;No.447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技术综述

  • 斜流泵研究进展

    潘中永;倪永燕;袁寿其;曹英杰;

    由于斜流泵兼有离心泵和轴流泵的优点,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首先根据比转速的不同对斜流泵进行了分类,介绍了斜流泵的结构特点、能量特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的斜流泵的设计方法即传统设计法、逆向求解设计法以及控制速度矩设计法的优势及不足进行了总结。在斜流泵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包括轮缘间隙、叶片角变化、绘型技术以及轴面图设计等。轴面图设计是影响斜流泵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合理的改进轴面图形状,可以提高设计点效率、改善小流量点的驼峰。应用PIV测试以及CFD技术可以获取并分析斜流泵的内部流动特性。

    2009年09期 v.37;No.447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基于性能预测的离心泵改型及优化设计

    符杰;赖喜德;宋文武;胡苑;王建录;

    为满足某660MW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对油系统的要求,在对600MW汽轮发电机组配套的主油泵流道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加大流量设计法对600MW机组配套主油泵流道进行改型设计,并利用基于多工况数值模拟和性能预测优化设计方法,实现了主油泵改型及优化设计目标,有效地解决设计工况的参数匹配问题和多工况的性能优化问题。实践证明该设计方法是可行的,可推广应用于叶片泵的改型及优化设计。

    2009年09期 v.37;No.447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Dw-160/4.5活塞式空压机活塞杆断裂原因的力学分析

    余小玲;吴建华;李健;冯全科;

    对Dw-160/4.5活塞式空压机二级活塞杆多次断裂的原因从力学角度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活塞杆工作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然后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活塞杆上某些危险截面在受力最大和最小时刻的应力,并对活塞杆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活塞杆与活塞连接的凸肩处的圆角大小对活塞杆的疲劳强度有很大影响。本文研究的活塞杆多次断裂的原因就是由于凸肩处的圆角半径太小,造成该处应力集中严重,从而使得活塞杆的疲劳强度不够而多次断裂。

    2009年09期 v.37;No.447 46-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灰渣泵选型中核算沉降流速的必要性分析

    苏进;刘建义;

    在发电厂除灰渣系统浆体输送中,对由于管路流速低于临界沉降流速发生浆体沉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应用临界沉降流速公式在实例中验证了核算沉降流速的必要性,对灰渣泵选型时合理确定管径有一定指导意义。

    2009年09期 v.37;No.447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火电厂锅炉引风机工作故障分析及对策

    李玉山;

    介绍了火电厂轴流式动叶可调引风机运行、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引风机运行中频繁出现机械故障的原因并提出了处理对策。

    2009年09期 v.37;No.447 52-5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闸阀异常升压的危害与防护

    张建华;王芳;尤广泉;

    分析了常用闸阀中腔异常升压的形成机理及其危害性,提出了平衡中腔异常升压的设计或安装中的实用防护方案,可供各类用户参考选择。

    2009年09期 v.37;No.447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制冷空调

  • 太阳能冷管吸附床脱附试验及二维模拟

    赵惠忠;张敏;吕静;于国清;邹志军;

    根据平衡吸附理论,对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圆柱形吸附床在不同太阳方位角下,各个区域脱附温度脱附过程的冷凝温度以及脱附量进行了二维模拟,并将模拟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二维脱附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表述脱附过程的吸附床温度变化以及脱附量变化,吸附床模拟整个脱附过程计算平均温度为183.8℃,试验实测温度为178.3℃,两者相差5.5℃,相对偏差3.1%;冷凝温度计算值与试验值整体偏差不大,分别为44.9℃和48.0℃,相对偏差为6.5%。脱附量的计算值与试验值最大相对偏差为9.1%左右,该冷管的COP值约为0.24~0.28,比以往冷管COP提高了约20%。

    2009年09期 v.37;No.447 58-6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地下水源热泵运行时颗粒粒径对颗粒起动影响的理论分析

    王松庆;张旭;

    地下水源热泵运行时地下水渗流引起颗粒起动是造成井壁坍塌和井壁周围颗粒重组等实际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颗粒粒径对颗粒起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大粒径颗粒相比,粒径较小的颗粒不易于起动,有利于延长地下水源热泵的使用寿命。

    2009年09期 v.37;No.447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冷凝法油气回收技术中的油气冷凝特性分析

    赵志伟;杜垲;

    汽油等油品在储运过程中会有部分轻烃组分挥发进入大气,与空气混合成为油气。由于油气排放会产生污染、能源浪费等问题,利用复叠式制冷循环制取低温来冷凝油气中的轻烃组分,实现油气回收正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利用流程计算软件模拟了两种油气的冷凝过程,得出了温度不同时各组分以及非甲烷总烃含量的变化规律,发现不同种类油气虽然组分相差较大,但在冷凝温度达到-100℃~-110℃时都可满足国家排放标准。模拟还得出了不同冷凝温度下所需要的冷量。

    2009年09期 v.37;No.447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辅助散热对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效果改善的分析

    陈正顺;余跃进;张勇;王晏平;

    地源热泵在工程应用中存在大量失败的案例,原因是在具体的工程应用中未具体分析地源热泵节能的特定性。本文根据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器冬、夏季的换热的基本原理,指出夏季辅助散热对改善地埋管夏季换热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具体实验进行了分析讨论。

    2009年09期 v.37;No.447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闭式冷却塔内换热盘管的热传递影响因素分析

    任勤;周亚素;张恒钦;

    以管内流体热量传递为分析方向,研究影响光管管束盘管换热的不同因素,对管内流速、管壁导热系数、喷淋水密度及温度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利用matlab做图显示各因素影响力趋势,得到不同因素对换热过程的影响能力。总结了在今后光管管束盘管换热器的设计过程中应优先参考管内流速、喷淋水密度因素,同时可以忽略管壁导热系数因素,使得在以后的设计过程中能比较直接寻找到最优的结构及运行参数。

    2009年09期 v.37;No.447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一种节能型空调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计算方法探讨

    张科;吴兆林;周志钢;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绿色节能空调系统设计思路:辐射冷吊顶/独立新风系统(CRCP+DOAS)与液体新风技术相结合。分别对辐射冷吊顶和液体除湿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分析了其在节能和舒适性方面的优势,从理论上分析了该节能型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和设计计算思路。

    2009年09期 v.37;No.447 79-8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空气源热泵空调的一种新型除霜控制模式

    邱宏;王友;

    以实现空气源热泵空调良好的除霜效果为目的,在进行充分试验的基础上,通过采集室外换热器液相冷媒温度和环境温度2个参数,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除霜进入、除霜方式选择和除霜退出等具体的除霜控制模式,实现了空气源热泵空调机组的智能化除霜。

    2009年09期 v.37;No.447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企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