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通过F4Q、F4QD全封闭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样机性能试验,验证了该机器的型式参数的选取是合理的,结构设计是成功的。机器的主要性能指标Ke值接近国际水平。通过试验证实在采取适当措施后,可以实现短行程高低温机器通用的目的。并略述了电机温升、机器冷却和噪音问题。图5。表5。参考文献3。
1979年06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本文以10MoWVNb(革106)钢双层机加工模拟热套容器的高温高压热疲劳试验,研究了模拟热套容器的筒体强度变化和瞬时热应力。结果表明:在20~350℃及0~200kg/cm~2条件下,反复开停工对热套筒体强度并无有害影响;热套筒体在快速升温过程中,瞬态热应力并不严重。图15,表7,参考文献8。
1979年06期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文着重介绍在BH-6/7型移动式低噪声空压机噪声控制研究中所采用的隔声、吸声、消声、隔振等措施。由于采用这些控制措施,BH-6/7型移动式低噪声空压机的噪声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经实测:距机组1米平均噪声级为82分贝(A),距机组7米平均噪声级约74分贝(A)。图6。表1。
1979年06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景瑞芬;
扭角系数C_φ是设计螺杆压缩机时,计算排气量和容积效率的基本数据之一。目前缺乏有效的计算方法。本文探讨了扭角系数C_φ的计算方法,其中引出的相对容积ε的概念,有助于设计方便、计算准确。图6。表4。参考文献1。
1979年06期 20-2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魏先英;
本文导出了确定拉杆配置的最佳位置公式和拉杆式管板强度校核公式。图4。
1979年06期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启圣;
本文介绍SXY-1000三足式下卸料液压自动离心机的用途、技术规格、结构特点、负荷试车及工艺试验,重点介绍液压驱动装置和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图5。
1979年06期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戴正兴;
本文介绍湿法冶炼镍钴工艺用低压氨浸机械搅拌釜和高压镍氢还原机械釜的机械密封攻关试验和试制成果,内容包括试验、设计、结构、选材及加工等。图8。
1979年06期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机部通用机械研究所低温钢课题组;
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引进的四套乙烯装置中用低温钢的情况,提出建立我国乙烯装置用低温钢体系的意见,建议当前应集中力量先解决乙烯球形贮罐用钢和-45℃以上一般低温压力容器用钢。表7,参考文献5。
1979年06期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K.E.Dorschu;
<正> Ⅲ.焊后热处理和运行条件对焊缝金属性能的影响焊后热处理可能显著地改变连接受压容器钢的焊缝金属的性能。为了降低厚壁受压容器焊接部件的残余应力通常采取消除应力处理,其次,利用正火、正火+消除应力处理(回火)以及淬火+回火改善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的性
1979年06期 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D.P.Kendall;肖有谷;
采用从厚壁圆筒形Ni-Cr-Mo钢锻件上切取的“C”形试样进行了断裂韧性试验。所测定的临界K_1值在整个试样尺寸范围内实质上是恒定的,并与材料已知的K_(1c)值很好地符合。在断裂韧性试验过程中,采用超声脉冲反射法进行了裂缝长度的连续测量。根据这些超声波测量值和从柔度分析计算得出的裂缝扩展量,以及以前关于“C”形试样的工作,推荐了用于“C”形试样的K_(1c)试验程序。
1979年06期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В.П.РОМАНОВ;梁贤光;
<正> 离心轮内轴向旋涡流线谱是在利用薄膜变形与旋涡运动相似的条件下首次被实验确定的尽管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实验设备结构简单,但为了保证压紧或粘贴在被研究断面轮廓线上的橡胶薄膜之起始张力恒定不变,是有相当大的困难。橡胶薄膜的起始张力若非恒定不变,则将破坏接收液流图象的模拟并使得由轴向旋涡引起的旋涡运动的形态失真。在某些情况下用肥皂膜代替橡胶膜片。然而安排这样的实验是与缩小叶片间流道模型相联系的
1979年06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