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伟兵;李海生;武涛;陈英华;杨乃赞;
通过分析涡旋压缩机振动的产生原因,制定了振动测试的技术方案。建立了涡旋压缩机振动测试试验系统,详细介绍了其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组成,开展了涡旋压缩机表面振动信号测试试验研究,获得了不同振动信号采集点的时域信号波形和频域信号波形,对不同位置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皮带连接传动轴位置振动最剧烈,而地脚螺栓位置和排气口位置的振动较小,不同位置的特征频率存在差异。这将为保证涡旋压缩机稳定运行提供技术参考。
2016年11期 v.44;No.533 1-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杰;赵波;李金国;
以雷诺时均N-S方程为基本控制方程,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Pump Linx模拟了汽车水泵内部的三维湍流流场,研究了水泵叶轮平衡孔及口环间隙对多工况下外特性的影响,并以叶轮有口环间隙、平衡孔这一工况对复杂流场中各个位置上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和叶轮汽蚀进行分析。通过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试验结果与数值预测结论基本吻合。提出了减小汽车水泵各部件水力损失的合理性建议,研究结论有效地指导了汽车水泵的开发过程,对其他同类产品的研发也具有指导意义。
2016年11期 v.44;No.533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0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乔社宁;李兵;
针对离心式风机含裂纹叶片振动特性,搭建了风机在自由悬挂状态下的试验模态分析平台,分别在无裂纹和不同裂纹深度等8种情况下对叶片固有频率及模态振型进行了试验研究。经试验研究与数据分析得:离心式风机叶轮结构固有频率随裂纹深度的增加而单调下降;裂纹越深,固有频率下降越快。该结论为风机叶片故障监测与诊断提供了基础。
2016年11期 v.44;No.533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4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杜媛英;刘琳;刘刚;杨菲;郭小云;
为研究导叶式混流泵的轴向力,建立了导叶式混流泵内全三维流道模型,基于非定常大涡模拟亚格子尺度模型与滑移网格技术,对不同工况下的混流泵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性能预测,并将非定常方法计算值、定常方法计算值、经验公式估计值与试验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非定常方法计算得到的叶轮轴向力变化规律与试验和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轴向力变化规律更接近;在设计工况附近,定常和非定常方法计算得到的混流泵叶轮轴向力的数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均约为10%;在小流量及大流量工况下,定常方法的计算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约为30%,非定常方法的计算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在10%之内。因此,非定常模拟方法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混流泵的轴向力。
2016年11期 v.44;No.533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郑似玉;滕金芳;羌晓青;
以单级轴流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叶片位置度超差对压气机流场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叶片位置度发生变化时,压气机的等熵效率、总压比等气动参数都不同程度地呈现恶化趋势,并且轴向位置度的影响大于周向位置度;叶片周向及轴向位置度的变化对压气机叶片气动载荷和进口攻角的影响规律各不相同。
2016年11期 v.44;No.533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江帆;
研究环状流在阀门中流动结构的变化对石油水环运输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VOF模型与CSF模型进行油水环状流在球阀内的流动模拟,比较不同阀门开度对环状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球阀的开度越小,对环状流结构影响越大,并容易导致环状流失稳。
2016年11期 v.44;No.533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郑建祥;许帅;王京阳;
为了得到颗粒聚团对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影响,在不同入口颗粒浓度与入口气速下研究其对分离效率的影响。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计算湍流流场,通过群体平衡模型(PBM)耦合CFD对颗粒相进行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时间为2 s时,旋风分离器内的聚团作用已经趋于稳定,颗粒粒径在1.5μm到3μm范围的颗粒在旋风分离器内基本无法被捕集,而粒径大于5μm的颗粒其分离效率接近于100%;随着入口颗粒浓度的增加,总体分离效率增加,而增加入口气体速度,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2016年11期 v.44;No.533 30-3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下载次数:5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 ] - 潘华辰;郑灵超;花聪聪;田晓庆;
基于离心式风机的间隙,首先研究了不同湍流模型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将其与试验测量值进行对比,发现SST模型与试验误差小于3%。接着利用该模型分别模拟了间隙为4、6和8 mm时,风机内部的流场特性,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泄露量的增加量存在一个特定的拐点,拐点前泄露量的增幅缓慢,拐点后泄露量急剧增加;径向间隙越大,相同流量下的泄漏量越大,但是拐点之前间隙大小对泄漏量的影响较小;随着径向间隙的增大,泄漏增加的趋势越明显。此外,还验证了径向间隙只能调整风机的静压效率,而不能改变静压效率曲线趋势。
2016年11期 v.44;No.533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郭二宝;
土壤温度场的恢复特性是判定土壤源热泵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依据。探讨了某住宅小区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方法及主要部件地埋换热器的埋管方式。利用建筑热环境设计模拟分析软件De ST-h建立高层住宅建筑群模型,并进行全年空调负荷模拟。运用大型商业软件FLUENT模拟分析了土壤源热泵连续运行一个夏季和经过一个秋季过渡季后地埋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场的变化和恢复情况,试验研究了制冷过程及制冷期后地层温度恢复过程不同地层的温度分布,结果与数值模拟基本吻合。最后,指出复合式土壤源热泵有利于促进土壤温度场的恢复,从而实现系统长期稳定地运行。
2016年11期 v.44;No.533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唐斌;刘广彬;杨启超;王乐;赵远扬;李连生;
螺杆压缩机具有结构紧凑、维护方便和工况适应性强等优点,在采用混合制冷剂液化流程工艺(MRC)的小型LNG装置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MRC流程中需要两级压缩,级间压力是影响两级螺杆压缩机运行状态的主要参数之一。本文根据混合制冷剂工艺流程参数特点,采用圆弧及圆弧包络线构建了螺杆转子型线,分析了两级压缩机工作腔容积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两级螺杆压缩机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压缩机工作过程中工作腔内气体压力、级间压力、等熵效率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级螺杆压缩机的级间压力依据各级瞬态质量流量自动形成,压缩机稳定运行时的级间压力能使各级质量流量相等;级间压力随转速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各级等熵效率均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
2016年11期 v.44;No.533 67-7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金旭;张阔;蒋爽;王树刚;王凤;
针对压缩机容量比固定的双级压缩系统,基于能量平衡法和分析法对2种级间喷射冷却的双级压缩循环的制热性能及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级间喷射过程改善了高压级压缩机的运行工况,减小了冷凝和节流过程的损失,并使喷射循环的制热量、制热COP和效率高于无喷射循环,但其性能的改善随蒸发温度升高和冷凝温度降低而逐渐减小。同时,喷射循环在变工况运行过程中存在压比最小运行工况,在压缩机容量比为2.81,冷凝温度为40℃时,系统最小运行压力比为3.67。
2016年11期 v.44;No.533 71-7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6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业凤;贾世伟;李续;孙井纬;
前期通过搭建试验台,分析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中毛细管的节流特性,并运用无量纲分析法计算出了毛细管质量流量无量纲试验关联式,经可靠性分析发现该关联式优于diogo的关联式。若超出考虑的范围时,该关联式模型可能产生较大的误差。由此,利用微元分割法,设计VB程序对毛细管长度和流量进行数值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前期试验测试结果和文献值做比较。在流量计算方面:95%的计算值与前期试验值的偏差在10%以内,与文献试验值的偏差全部在10%以内。在长度计算方面,90%的计算值与前期试验值的偏差在15%以内,75%的长度计算值与文献试验值的偏差在15%以内;在偏差分布方面:流量计算值与前期试验值和文献试验值,均有95%以上的流量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偏差在10%以内。最后利用该计算程序,在标准工况下对毛细管尺寸进行数值计算,绘制成毛细管选型图。
2016年11期 v.44;No.533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阚永葭;马崇启;蔡薇琦;程璐;
为了使小型人工气候室内的风场更加均匀,采用Fluent软件对13种不同的出风口结构进行风场模拟和结果比较,得出最佳出风口结构。运用MRF多重参考系法建立风扇的动域产生不均匀风场,不均匀风场经过出风口得到优化。对模拟结果的假人室横截面进行截取获得该截面风速分布矢量图,计算截面速度的CV值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导流板加圆形出风格栅的出风口结构对气候室内的风场均匀性有很大提高,当圆形格栅的直径为30 mm,宽度为70 mm时出风口的风场均匀性优于其它方案。
2016年11期 v.44;No.533 84-8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0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