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研究

  • 不同破乳方法下作用时间对乳状液破乳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

    李青;陈家庆;王奎升;

    利用自行设计的高频脉冲离心破乳试验系统,配置稳定的W/O乳化液进行不同作用时间下油水乳状液的破乳分离试验研究。分别研究了不同电压下纯电场的作用时间及耦合作用和联合作用不同转速下作用时间对破乳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纯电场中高电压下的作用时间的影响明显优于低电压。低转速下,耦合作用和联合作用效果与作用时间均成正比。高转速下,耦合作用效果与作用时间成反比,联合作用下随着时间变化无明显规律。

    2016年01期 v.44;No.523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考虑孔板的淹没式调节阀性能特性的研究

    伍容;叶南海;翟兴学;施奇佳;马健;

    目前,国内在对孔板如何影响淹没式调节阀的流量控制精度、消能效果、振动及噪声控制等方面的特性的研究较少,且大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本文结合了某管道引水工程中使用的淹没式调节阀,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的方法对有、无孔板的调节阀的流量系数、消能和振动噪声控制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增设孔板后,调节阀的消能性能有较大提升,其他方面的性能也有明显影响。为研究孔板对淹没式调节阀的性能影响和如何改善调节阀性能提供了一定参考。

    2016年01期 v.44;No.523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水温对离心泵汽蚀影响的试验验证及测试系统的改进

    唐辰;周新;刘广兵;纪克鹏;

    介绍了一种集离心泵泵性能试验和汽蚀试验自动化运行的测试系统,包括其设备构成与测试方法;并通过具体试验,测试在不同水温下,离心泵NPSHr的变化趋势;验证介质温度对离心泵汽蚀的影响;对离心泵及汽蚀测试系统进行改进,减少介质温度对离心泵汽蚀测试的影响,提高试验精度。

    2016年01期 v.44;No.523 11-1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设计计算

  • 涡旋压缩腔径向泄漏对内部流场影响的分析

    李超;杨紫娟;丁凯;张官正;

    为了揭示泄漏对涡旋压缩机压缩腔内部流场的影响,应用CFD技术对不同间隙尺寸下的涡旋压缩机内部流场的定常流动进行数值计算,通过改变轴向间隙,追踪一个选定的月牙形压缩腔,在一个循环周期内流场的变化,进而分析泄漏对涡旋压缩机压缩腔内部流场的压力场、温度场、速度场的影响,得到压缩腔的泄漏规律及最佳泄漏间隙,并将模拟结果与理论绝热过程进行比较,验证所采用数值技术方法的正确可行性。

    2016年01期 v.44;No.523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海水淡化轴向柱塞泵流体特性分析

    何雪明;陈双成;张荣;武美萍;纪小刚;

    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柱塞泵各腔内流体的流态进行分析,确定流体的流态,证明了在仿真计算时将流体模型设置为湍流模型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流体分析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吸、排水腔流体模型、配流盘流体模型、润滑液体膜流体模型和柱塞腔流体模型5部分。运用CFD软件对该模型进行分析时,通过动网格技术实现对柱塞泵吸水、加压、排水整个工作过程周期性变化的仿真分析,模拟出柱塞泵工作过程中流场的动力学特性。最后,将仿真得到的柱塞泵排水口压力波动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对,发现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能够较好的吻合,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有效性。

    2016年01期 v.44;No.523 19-2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超(超)临界疏水阀开启过程管道水锤抑制研究

    李树勋;娄燕鹏;徐晓刚;丁强伟;

    针对超(超)临界疏水阀开启过程中管道水锤振动问题,采用特征线法对阀控管道水锤瞬变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运用Matlab求解得到了疏水阀在不同流量特性、不同节流效应下开启时管道中流量和水锤压头的时域曲线。研究表明:选用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的疏水阀,可以减缓阀开启时阀后管道的水锤现象,同时节流效应对疏水阀开启时阀后管道水锤的影响显著,节流越明显,管道中水锤压头幅值越小,水锤波动趋势也越缓和。研究结果为抑制管路水锤与冲击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2016年01期 v.44;No.523 24-2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螺旋槽机械密封摩擦副界面流固耦合分析

    李宁;穆塔里夫·阿赫迈德;吕星刚;

    基于建立的三维螺旋槽机械密封摩擦副界面的流、固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了动静环端面间的流体膜,得到液膜的压力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压力呈非线性分布;然后将得到的压力值作为边界条件之一导入到动环端面的静力学分析中,利用两者接触面间的自动迭代计算实现单向弱流固耦合分析,结果表明:最大变形发生在动环端面螺旋槽处,而最大应力发生在螺旋槽顶端;并进一步研究了动环的转速以及介质压力和粘度对最大变形和最大应力的影响规律,为密封性能的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016年01期 v.44;No.523 29-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水环真空泵临界转速的计算和有限元分析

    张一文;高宏力;毛润;黄晓蓉;李世超;

    针对于水环真空泵转轴系统的临界转速问题,在综合传统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的计算方法。该计算途径首先将阶梯轴通过当量直径来等效转换为等径轴,计算出其临界转速。同时将叶轮等效为均布载荷,利用叠加原理计算挠度,可计算出只有叶轮载荷下(不计轴重)的临界转速。最后运用邓克尔莱方程可计算出转轴系统的临界转速。同时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转动机构进行模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计算结果正确。该计算方法能很好地求解工程中阶梯轴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特别是对于叶轮转子轴向长度较长而不宜采用集中载荷的实际情况。

    2016年01期 v.44;No.523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技术进展

  • 努森压缩机的研究进展

    杨林;卢苇;徐昆;曹聪;

    努森压缩机是一种以微/纳尺度下的热流逸效应为工作原理的元器件,仅由一组微通道和一个连接通道组成,其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可利用低品位热能。讨论了努森压缩机的结构特点,总结了近期国内外关于努森压缩机的升压能力、流量、效率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与进展。对现有的几种努森压缩机微通道材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概览了目前努森压缩机的一些实际及潜在的应用领域。最后,根据努森压缩机的特点以及现有研究的不足,探讨了未来努森压缩机的研发趋势。

    2016年01期 v.44;No.523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应用技术

  • 防涡圈对离心风机性能影响的探讨

    林静祥;秦国良;艾子健;和文强;

    针对某离心通风机模型,研究了防涡圈对风机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都说明了加装防涡圈后全压升和效率有所下降,这与以往的认知不完全一致。设计工况下,未加装防涡圈的通风机全压升比加装长防涡圈的风机高出约4%,效率高出约3%,内泄漏情况也会随防涡圈长度的增加变得严重;从内部流场可以看出,加装防涡圈减小了蜗壳内部的扩压空间,叶轮出口大尺度漩涡更加剧烈,影响了叶轮出口气流方向,并在叶轮出口产生回流现象,降低了通风机的全压和效率。因此认为对于不同压力系数和流量系数的风机,防涡圈对风机性能的影响规律是不一样的。

    2016年01期 v.44;No.523 45-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多级内啮合航空齿轮泵设计与仿真

    安蕾;程小慷;

    给出了一种采用一字形燃油通道结构方式的串联多级内啮合齿轮泵的设计方法,首先进行了多级内啮合摆线齿轮泵的总体结构设计;其次基于泛摆线形成原理和内转子摆线齿形曲线参数方程,利用UG三维建模软件完成内转子参数化建模;最后通过ANSYS数值模拟对内外转子间接触应力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并与赫兹接触理论对内外转子接触应力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ANSYS采用静态分析结果与赫兹理论计算的最大应力结果接近,赫兹理论计算采用的是旋转一周不同位置得到的最大应力,因此理论值偏小,但两者计算最大结果均小于合金钢许用应力,表明泵的设计强度满足要求。

    2016年01期 v.44;No.523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7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大型透平压缩机组叶轮裂纹故障的监测分析与诊断

    刘江;马宏伟;杨清华;王平;

    详细阐述了某石化公司芳烃异构化装置运行过程中循环氢压缩机异常振动情况,依据旋转机械故障机理和转子动力学原理,采用正向推理分析状态监测数据,逐项排查异常振动的诱导因素,最终确定压缩机异常振动是由叶轮轮毂开裂导致过盈转动失效,迫使叶轮在负荷变动时相对转轴发生周向运动。借助状态监测系统数据,精准分析故障原因,避免了一次盲目开车带来的严重安全事故。

    2016年01期 v.44;No.523 54-5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制冷空调

  • 空气源热泵不同蓄能除霜模式对室内热舒适度的影响

    曲明璐;李封澍;余倩;王坛;

    研究了采用相变蓄能除霜方法的不同蓄能运行模式下空气源热泵的运行状况和室内热舒适情况,在搭建的试验台进行了对比试验,得到了供热和除霜运行参数、室内环境参数和热舒适评价的结果。从而得出蓄能除霜可以解决空气源热泵换向除霜过程中因热量不足而导致的各种除霜问题,且蓄能除霜提高了除霜过程中系统的可靠性和室内热舒适度。并且进一步得出了并联供热和蓄能换热除霜模式在提高热舒适度方面优于串联供热和蓄能换热除霜模式。并联供热可以使用在部分负荷工况下,而串联供热可以使用在全负荷工况下。

    2016年01期 v.44;No.523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1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HCFC-141b水合物静态生成促进技术的试验研究

    马鸿凯;孙志高;蔡伟;李翠敏;李娟;黄海峰;

    制冷剂水合物是一种理想的蓄冷工质,但存在诱导时间长、生长速度缓慢、随机性大的问题。为实现静态条件下水合物的快速稳定生成,试验研究了铜丝、表面活性剂T80、Span80和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n-BA)对HCFC-141b制冷剂水合物的生成促进作用。T80、Span80、n-BA和铜丝共同作用促进了HCFC-141b水合物在静态系统中快速形成,水合物形成平均诱导时间约为8.6min,克服水合物形成随机性大的问题。水合物形成重复性好,生成的水合物密实。

    2016年01期 v.44;No.523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蒸发冷却试验台空调系统关键问题的研究(1)——工况处理机组容量设计探讨

    吕伟华;黄翔;董晓杰;

    给出了蒸发冷却综合性能试验台空调系统室内外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并针对蒸发冷却设备的空气处理特点,结合焓湿图,对能够满足蒸发冷却空气处理设备以及蒸发冷却冷水机组综合性能参数检测要求的工况处理机组的制冷量、加热量以及加湿量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计算,结合计算结果,对工况处理机组的容量选择和产品性能试验提出建议。

    2016年01期 v.44;No.523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户内变电站通风换热的数值模拟与优化分析

    张峰;黄霞;丁军;

    为了解决户内变电站夏季通风换热引起温度过高导致的设备安全问题,基于CFD数值模拟技术,利用专业流体仿真分析软件Fluent对户内变电站主变压器室的通风换热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优化分析了变电站进出风口尺寸、方位、流速以及户内变电站内部流场的分布,提出了加装导流片改善变电站通风换热效果的方法,并对导流片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实现了户内变电站通风换热的优化设计,不仅保证了户内变电站夏季高温时期的设备安全,而且也有利于降低户内变电站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2016年01期 v.44;No.523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4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太阳能驱动吸收式与吸附式制冷技术的比较分析研究

    朱斌祥;孙李;喻志强;徐军;牛晓文;

    介绍了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与吸附式制冷技术,并对这2种技术的原理特性、应用领域、工质对、系统结构、效率损失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吸收式技术制冷系数高,但吸附式制冷对驱动热源的温度要求低;2种制冷技术的制冷性能与集热器、发生器、吸收器、吸附床和工质对等的特性密切相关。本文为提高太阳能制冷的效率和应用领域、促进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方向和理论参考。

    2016年01期 v.44;No.523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1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企业介绍

  •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正>双良集团有限公司地处中国江苏省江阴市,1982年创业,从利用溴化锂吸收式技术服务于电力紧张的制冷空调行业起,经过不断地专注与创新,如今已发展成为集机械制造、化工新材料、酒店服务产业于一体的专业化、多元化集团公司,名列中国机械工业500强、中国民营百强、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双良现拥有2家上市公司(双

    2016年01期 v.44;No.523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