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金凤;冒杰云;袁寿其;张云蕾;
以某汽车冷却水泵为研究对象,通过定常流场模拟和试验得到多转速工况下的外特性曲线,二者有较好的一致性:扬程随转速均匀变大,高效区增宽并向大流量区偏移。通过非定常流场模拟获得了不同转速下流道内流线、径向速度和压力脉动等分布特性,并对比分析了蜗壳和叶轮所受轴向力和径向力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流体速度值、压力脉动幅值以及受力等随转速有较大变化,说明该泵长期远离高效区运行,存在较大的运行稳定性隐患和节能优化空间。
2014年08期 v.42;No.506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陈升;牟洁洋;常超;陈启明;朱晓农;于跃平;
在保证机壳和进出口连接尺寸不变前提下,对9-19系列No.5.6离心风机叶轮进行改型,使用CFD数值计算软件Fluent分别对原模型和改型后模型进行整机全流场三维数值模拟,通过"模拟-改进-模拟"的过程,得到最优模型,使整机在设计工况点性能不变的前提下,内效率提高5%。对原型和优化叶轮制造样机,进行对比试验,验证数值计算的正确性。最终完成9-19系列风机"在役再制造"的优化改型。
2014年08期 v.42;No.506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倩萍;
风机磨损是工程实际中的突出问题。本文采用高速射流的试验方法来分析风机叶片表面的磨损状况,通过选择不同的耐磨材料,表面加耐磨层或堆焊等耐磨措施,采用不同喷射角下测量试验材料的重量损失来获得相应的耐磨性能,发现了叶片材料磨损与含尘气流速度及碰撞角、与颗粒直径的大小和硬度、与叶片材料的表面特性有关,从而为风机耐磨性能的改善及耐磨风机的开发提供依据。
2014年08期 v.42;No.506 12-1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石丽建;汤方平;李帅领;李壮;谢德正;
将数值优化技术与CFD流场计算相结合,由数学过程代替设计人员的经验,控制叶片设计修改方向,构建轴流泵叶片自动优化设计平台。以多学科优化软件iSIGHT为基础,以现有优秀的轴流泵叶片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参数化建模、网格划分、流场计算和数值优化相结合的轴流泵叶片自动优化设计平台。以叶轮效率最高为目标函数,以扬程和汽蚀余量为约束条件,用该平台对设计工况下的初始叶片进行自动优化设计。对比分析优化前后叶片的水力性能,优化后叶片的水力性能有所提高,表明本文采用的自动优化设计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2014年08期 v.42;No.506 16-2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罗宝杰;赖喜德;张翔;雷明川;彭悦蓉;
为探讨双吸双流道泵的内部流动规律,本文基于CFD性能预测方法,计算泵在不同时刻和不同工况下的速度-压力分布,探讨其蜗壳喉部的速度分布和蜗壳内部的压力脉动。研究结果表明:叶轮进口处的流动状态与普通叶轮相差较大,在流道的工作面上存在脱流和旋涡。叶轮流道旋转至隔舌左侧靠近蜗壳出口时,叶轮流道以及蜗壳喉部的速度-压力分布均匀。各监测点为低频振动。此项研究可为进一步优化此类泵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4年08期 v.42;No.506 21-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白欢欢;顾超华;莫锦涛;郑水英;
针对水力风机运行过程中同时存在水流场和空气流场,常规的单流场数值计算无法直接确定水力风机的工作点及相应性能的难题,基于Fluent的UDF技术设计了一种多流场弱耦合计算方法。该方法实现了水流场和空气流场进程的同步进行和两者之间的数据交换。最后利用该耦合方法对某型水力风机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性能与试验性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方法的提出为后续水力风机的性能优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2014年08期 v.42;No.506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俊;马鹏飞;王军;刘卫伟;蔡奎义;
导叶出口安放角是影响导叶能量回收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为研究其对双向轴流泵性能的影响,采用流线法设计了11个不同出口安放角的导叶模型,通过数值方法分析各模型内流场特性和外特性。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出口安放角为70°时,模型效率最高,随着该角度增大,导叶出口后轴截面上的低压区扩大,同时在导叶吸力面中部靠近进口位置出现了较大的低压区,产生脱流及二次回流损失,模型效率下降。说明在设计导叶时,选取较小的出口安放角,且不同截面的翼型骨线采用直线与圆弧的直弯组合形式可以有效改善双向轴流泵在设计工况下的性能。
2014年08期 v.42;No.506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史斐;
根据星型往复式压缩机的结构和工作特点,对压缩机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得到了压缩机在正常运转中的压缩腔内的压力。提出了星型压缩机曲柄连杆机构的6种布置方案,对比了不同曲柄连杆机构布置方案的动力学特性,得到了不同布置方案下的曲柄连杆上的作用力。通过分析发现:对于四星型压缩机,四级连杆按活塞力较大的两列对置,活塞力较小的两列对置,且由活塞力最大转向活塞力最小的布置方案时,星型压缩机的受力状况最佳。
2014年08期 v.42;No.506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林子良;鲍洋洋;孙晓明;刘玉勇;
通过对螺杆空压机组的热量分析与计算,给出了螺杆空压机组的可利用热量占比,举例分析了实际回收热量占比及其影响因素,得出应用条件是影响实际回收热量占比的主要因素。
2014年08期 v.42;No.506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王博;汤伟;刘庆立;王樨;
针对原定量阀投入现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新的机械结构设计了电动执行器。步进电机插入精密行星减速机减速增力驱动阀芯旋转,在减速器输出轴上布置有机械限位装置及同步带轮,阀门回讯器与传动轴线平行布置,通过同步带传动指示并反馈阀位。与阀位检测反馈机构沿传动轴线布局的结构相比减小了长度尺寸及重量,在直管道上安装时所受弯矩小,产品更加精巧,布局更合理。该阀门已经在浙江富阳一造纸机上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和经济效益。
2014年08期 v.42;No.506 52-5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杨冠群;
在一些大型泵站中,需要由多台上位计算机通过RS-485总线同时监控多台变频器,从而实现控制多台泵驱动电机的需要,本文提出了将RS-485通信模式由传统的一主多从式网络结构拓展为多主多从式结构,并将其应用于泵站分布式监控系统。对于多主多从式RS-485总线网络结构在具体应用时所出现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在软件中添加从节点地址识别码、在各主节点与从节点之间采用多路开关切换的方法,克服了主节点中访问报文与应答报文识别冲突问题和多主节点同时刻访问总线所出现的短路问题,实现了大型泵站中多台上位计算机对多台泵驱动电机的分布式监控,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满足了系统要求,提升了系统性能。
2014年08期 v.42;No.506 56-5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丁充;刘道平;叶鹏;陈永军;
基于一种改进的Einstein循环系统,对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应用传热和换热器设计的理论,初步确定系统装置主要部件的具体尺寸和结构形式。
2014年08期 v.42;No.506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作舟;唐黎明;罗江玉;陈少杰;何一坚;陈光明;
提出了一种利用汽车尾气所含的高温余热作为驱动热源的喷射式制冷系统,并搭建了试验台进行试验。为适应实际工况中较高的冷凝温度,两级串联喷射器被应用在本系统中。为了能有效使用如汽车尾气中的高温余热,本系统选用水作为制冷工质。喷射系统在发生温度150℃,冷凝温度54℃,蒸发温度13℃的工作情况下进行设计。并在设计的基础上在不同工况下运行。试验比较了发生温度在130~150℃区间变化,蒸发温度由13~30℃变化时COP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可初步表明两级喷射式制冷系统可以在高冷凝温度条件下进行工作,但效率并不理想,喷射式系统在余热充足的特定场合中的使用有一定的前景。
2014年08期 v.42;No.506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黄志甲;王玉忠;周立宁;
再生器是溶液除湿系统的重要传热传质部件。本文设计了正交试验,对入口溶液温度、液气比、入口溶液浓度、入口溶液流量这4个因素对再生性能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试验研究,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对再生性能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入口溶液温度、液气比、入口溶液浓度、入口溶液流量,其中入口溶液温度对再生率结果影响最大。
2014年08期 v.42;No.506 69-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吴金星;栗俊芬;潘彦凯;伍焱兵;王志杰;
针对地源热泵系统中U型埋管换热器建立三维模型,用FLUENT软件对比分析了四种U型埋管换热器的单井换热量,结果表明,单井中布置三组U型埋管为宜,并提出了出口管捆扎式三U型埋管,且捆扎后外敷绝热层更有利于提高三U型埋管的换热量,提高回填材料的导热系数就像U型埋管加装了翅片一样,也有利于提高换热量,但材料导热系数取值存在极限。
2014年08期 v.42;No.506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胡思科;邢姣娇;
作为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起到"削峰填谷"或"间歇调节"作用的固体蓄热技术,现在各领域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与以往研究所采取的蓄热介质、分析方法和建立的物理模型不同,本文以氧化镁固体作为蓄热体,并在其中分别开设不同组数的圆形孔道为例,利用峰值电加热使其达到稳态时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在放热过程中以空气作为热能传输介质,在其流经不同孔道中不同位置、不同时刻所进行的温度、流速、热流量和不同模型的串并联组合的数值计算与研究。为其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2014年08期 v.42;No.506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1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王建伟;杨文磊;陈景华;洪仁龙;刘悦超;
介绍了太阳能直膨式喷射制冷的原理与工作流程。对于在确定的蒸发器与冷凝器工作压力条件下太阳能集热器内水温的变化对制冷机性能系数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制冷机平均制冷量随一天不同时间段的太阳能有效集热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太阳能直膨式喷射式制冷技术能够较好的满足实际制冷需求,符合节能低碳的用能要求。
2014年08期 v.42;No.506 84-8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