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炎;曹树良;梁开洪;祝宝山;
射流放水阀是水电站和水坝放水系统中广泛应用的流量控制装置。目前关于射流放水阀的数值模拟均为静止状态下的流场分析,运动状态下的流场数值模拟还未见报道。本文采用温度体模型和重叠分区背景网格方法生成射流阀动态关闭过程中的计算域网格,首次采用数值模拟方式对其动态过程进行研究。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射流阀流量与开度呈近似线性变化规律,但在大开度和小开度范围内,流量随开度的变化较为平缓。水流经阀针后发生分离,在其背部形成主流区、剪切层区和回流区。在阀针外缘处、阀壳喉部及阀针后侧的压力远远低于阀针头部及正面压力,将导致这些区域发生汽蚀。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观测到的现象非常吻合。
2009年12期 v.37;No.450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6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旱祥;李增亮;陈猛;
为满足高含气油藏及煤层气田开发的需要,自主设计了一种新型井下混抽泵增压单元,并讨论了主要设计参数的选取原则和范围,确定了增压单元的设计参数。该增压单元采用柱形轮毂、锥形轮缘的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轴向力小、混抽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并利用CFD软件F luent及其预处理软件Gamb it,模拟了增压单元内的三维紊流场,给出了模拟和试验结果的外特性。
2009年12期 v.37;No.450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施伟;李彦军;邓东升;袁寿其;刘军;
为了提高泵站进水流道的设计水平,对应用最为广泛的肘形进水流道的型线进行了数学建模,并采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V isual Basic对工程图形处理软件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基于流道设计参数的优化设计软件,能够快速进行流道型线的绘制,并能使流道的型线自动符合流速渐变的原则。同时结合三维紊流数值模拟技术和流道的模型试验对流道的水力性能进行检验。通过工程实例说明,该流道设计方法快速、可靠,所设计的肘形进水流道具有出口流态较好、水力损失较小的优点。
2009年12期 v.37;No.450 19-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梁凤;刘小民;王尚锦;
通过跨音速喷嘴内流动机理的分析,针对某中低温地热能发电系统中透平膨胀机的运行条件,设计了与之匹配的叶片喷嘴,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叶片喷嘴调节结构形式。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叶片不同头部型线和不同喉部位置对喷嘴内流动及其性能的影响以适应调节机构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头部型线及喉部位置对叶片喷嘴气动性能的影响都比较小,改型后的直线圆弧型跨音速可调叶片喷嘴具有良好的变工况性能。
2009年12期 v.37;No.450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马艺;王振波;金有海;
水力旋流器内径向压力分布规律可根据对应的切向速度分布规律求出,分别针对准自由涡区和强制涡区的不同特点得到静压力的计算公式。对旋流器内某一典型截面的压力分布的理论值和模拟值进行了比较,并进一步对旋流器内的能耗进行了分析,发现旋流器的内部损耗主要集中在溢流管半径以内的区域。
2009年12期 v.37;No.450 27-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德顺;李仁年;杨从新;王秀勇;杨瑞;李银然;朱宇;
雷诺数是影响翼型气动特性的主要参数之一,当雷诺数在5×105~1×107范围内变化时,基于N-S控制方程,对S827翼型在攻角α为-14°~45°范围内变化时的气动特性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雷诺数对该翼型的升力特性、阻力特性、最大升力系数、最大升阻比、流动分离特性、失速特性等气动特性的影响。
2009年12期 v.37;No.450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张生昌;方宏生;郑英臣;林彬彬;张金海;
针对往复式隔膜泵动力端设计,提出了一种三拐四支承组合式曲轴新结构。采用有限元法,将新型组合式曲轴结构与传统三拐二支承整体式曲轴结构进行静力学对比研究,分析它们的应力变化规律并计算出最大应力值,并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疲劳强度校核。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组合式曲轴新结构的优势,对今后往复泵用曲轴的设计及制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9年12期 v.37;No.450 35-3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金蔚;
对磁力驱动离心泵各部分所产生的能量损失进行了研究,分析其特有的3项功率损失:涡流损失、内磁缸水力摩擦损失、润滑冷却循环损失,提出了减小各项损失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磁力泵的优化设计及应用提供参考。
2009年12期 v.37;No.450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钟伟明;孟祥铠;白少先;
广州石化加氢裂化装置循环压缩机干气密封在检修后开车过程中出现损坏停机事故,本文详细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在重新对转子进行动平衡校验、修正端盖定位销、调整轴瓦紧力后和大修压缩机后开机正常。从而维护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2009年12期 v.37;No.450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乔社宁;周亚锋;张海存;蒋世希;张艳玲;
简单的压缩机轴系扭振频率一般根据比率系数就可对其进行判定;而对于复杂的压缩机轴系来说,其转子数较多,固有频率阶次较高,若仅用比率系数对轴系进行判定,这些轴系的结构就需要进行调整,工作量和难度都较大。此时若进一步分析判断这些频率的敏感性,若不敏感,就可以判定该轴系稳定,无需进行结构调整。本文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分析过程,并指出该方法能很大程度地提高轴系分析的精确度,也可以避免许多轴系结构调整的繁重工作。
2009年12期 v.37;No.450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段文水;
上海大连路隧道工程越江段采用11.22的泥水平衡盾构掘进机施工,并在施工中,首次采用两台超大型盾构同时推进技术。在泥水平衡盾构中,主要分为泥水输送系统和泥水处理系统。在泥水输送系统中,如何保证送泥泵和排泥泵性能的稳定运行,特别是如何防止泥浆在排泥管路中沉降堵塞,以及随着推进距离的加长,排泥管路中各级接力泵的合理布置,是该系统连续正常工作、防止泵汽蚀振动的重要保证。现介绍泥水输送系统及其中各类泵的设计选用,包括泥泵设计参数,型号以及使用状况。
2009年12期 v.37;No.450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卫波;倪美琴;施明恒;吴安宽;冯学;
在已建成的太阳能-地热能综合利用多功能热泵试验系统上进行了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联合与交替供暖运行特性的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联合运行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日间系统运行效率,且U型埋管可作为热源缓冲体自动储存日间富余太阳能,以改善夜间运行效率,联合运行测试期内太阳能与地热能热源的承担比例为43.3%:50.2%;交替运行模式可以在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前提下有效恢复埋管周围土壤温度,从而可提高太阳能与地热能的综合利用效率;整个供暖测试期内,地源热泵与日间太阳能热泵的平均COP分别为2.37、2.72,对应的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联合运行模式、昼夜交替运行模式及太阳能-U型埋管补热交替运行模式的平均COP分别为2.69、2.65及2.56。
2009年12期 v.37;No.450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7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王冬;黄逊青;钟家淞;李廷勋;
对于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性能的提升,大部分研究主要关注压缩机效率、换热器效率的提升、膨胀机和喷射器的应用以及控制方式的优化,但关于水箱结构对系统的性能影响研究较少。普通水箱的应用对系统性能影响很大,特别是制取高温热水时,性能影响更大。另外,水箱的设计和制造也相对压缩机、换热器等主要部件的优化容易,成本也较低。本文试验测量了不同水箱温度条件下,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的性能变化,通过分析提出了改善性能的方法。
2009年12期 v.37;No.450 58-6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蔡晶晶;陈汝东;王健;
根据有渗流时无限大介质中线热源温度响应的解析解,讨论了在不同地下水流速和土壤热物性条件下,地下水渗流对地埋管与周围土壤的换热影响;并介绍了在地埋管换热器设计中,选择Pe数作为是否应考虑地下水渗流因素的判别条件。
2009年12期 v.37;No.450 62-6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下载次数:5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路建岭;赵惠忠;邹志军;黄晨;
根据雾化冷却原理,建立了80 t/h试验用逆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并通过4个工况的试验分析了气水比和截面风速对喷雾冷却塔冷却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冷却效率随气水比、截面风速的增加而增大,当截面风速从1.93m/s增加到3.21m/s时,气水比从1.04增加到1.31,冷却效率随之从39.0%增加到54.5%;当气水比在1.16~1.20之间保持不变或变化较小时,可以通过增大塔内截面风速来提高冷却塔的冷却效率。
2009年12期 v.37;No.450 68-7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阎丽萍;闫海军;
针对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主机优先和融冰优先控制策略,分析了不同策略下对主机容量的影响,以及两种策略下消耗的电量和电费比较。得出:对于一定的空调负荷,主机优先供冷时,随着主机供冷/峰值负荷的数值增大,主机容量增大,总耗电量减小,电费增大;融冰优先供冷时,随融冰供冷/峰值负荷的数值增大,主机容量下降,总耗电量增大,电费减少。
2009年12期 v.37;No.450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向南宏;金苏敏;王璐;
针对污水的特性,为避免生活污水与热泵工质R22产生交叉污染,从而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可能性,提出在污水与热泵系统工质R22之间采用一个热管换热器,得出在系统增加了一个热管换热器的情况下,污水流量一定时,热泵制热量,性能系数COP值,热泵系统R22工质蒸发温度,污水废热回收热量随污水进口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热泵工质蒸发温度的增幅最大,达到65.79%,废热回收热量的增幅最小,为6.8%,污水入口温度一定时,热泵制热量,性能系数COP值,热泵工质蒸发温度,废水回收热量随着污水流量的升高而升高,但是热泵工质蒸发温度的和性能系数COP值的增幅减少,热泵制热量,热管工质蒸发温度以及废水回收热量的增幅缓慢增加。
2009年12期 v.37;No.450 76-7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科;周志钢;吴兆林;
介绍了飞机地面加液冷却车的主要应用,阐述了其工作原理、系统组成以及控制方式。结合目前国内加液冷却车的发展状况,分析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市场开发前景。
2009年12期 v.37;No.450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