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丹青,王毅,周洲,刘华
<正> 按照标准GB 3853-83压缩机的性能试验目前仍用常规仪表进行,往往难以保证所有测量参数读数的同时性及人为的读数误差。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测试技术的提高等,我们用微机测试并研制了工况控制系统,
1990年06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丹青,王毅,周洲,刘华
<正> 按照标准GB 3853-83压缩机的性能试验目前仍用常规仪表进行,往往难以保证所有测量参数读数的同时性及人为的读数误差。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测试技术的提高等,我们用微机测试并研制了工况控制系统,
1990年06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家伟
<正> 一、前言气动调节计量泵,是根据自动组合系统对其气动执行机构发出O.02~0.1MPa标准气信号,按气信号比例无级调节柱塞行程,达到调节流量目的的一种计量泵。
1990年06期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家伟
<正> 一、前言气动调节计量泵,是根据自动组合系统对其气动执行机构发出O.02~0.1MPa标准气信号,按气信号比例无级调节柱塞行程,达到调节流量目的的一种计量泵。
1990年06期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文治
本文详细分析了用单斜置热线测量紊流运动特征值的方法并精确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验证了此法的合理性。
1990年06期 13-1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文治
本文详细分析了用单斜置热线测量紊流运动特征值的方法并精确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验证了此法的合理性。
1990年06期 13-1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得周
<正> 近几年,我们对部分机械密封产品进行了抽检和试验。本文主要介绍泵用机械密封产品的密封性能试验,用因果分析试验结果,指出造成机械密封泄漏的几种原因,同时介绍我们检查机械密封泄漏的几种方法。
1990年06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得周
<正> 近几年,我们对部分机械密封产品进行了抽检和试验。本文主要介绍泵用机械密封产品的密封性能试验,用因果分析试验结果,指出造成机械密封泄漏的几种原因,同时介绍我们检查机械密封泄漏的几种方法。
1990年06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钱兴华
本文根据容积式压缩机卸荷变工况运行的P-V关系,指出组成容积式压缩机的定容积比式与变容积比式的启动特性截然不同,并通过计算卸荷运行指示功的方法,导出了这两类压缩机卸荷空载启动及卸荷背压启动的启动力矩计算式。
1990年06期 21-2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钱兴华
本文根据容积式压缩机卸荷变工况运行的P-V关系,指出组成容积式压缩机的定容积比式与变容积比式的启动特性截然不同,并通过计算卸荷运行指示功的方法,导出了这两类压缩机卸荷空载启动及卸荷背压启动的启动力矩计算式。
1990年06期 21-2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韩惠霖
<正> 前言我国由西德巴马格公司,日本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日本帝人公司等引进的高速纺丝设备,皆随机供应了不同规格的吸丝枪,它是一个典型环状旋喷流喷射器,并藉助改变可控制
1990年06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韩惠霖
<正> 前言我国由西德巴马格公司,日本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日本帝人公司等引进的高速纺丝设备,皆随机供应了不同规格的吸丝枪,它是一个典型环状旋喷流喷射器,并藉助改变可控制
1990年06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汪家铭
<正> 为对旋转机械提供有效的现场动平衡手段,美国本特利公司开发出一套现场动平衡成套仪器,由TK83Ⅱ型平衡仪,TK84临时传感器组件盒和TK85双通道临时接近式传感器组件盒等组成,这些仪器几乎可以满足任何现场机器动平衡的需要。
1990年06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汪家铭
<正> 为对旋转机械提供有效的现场动平衡手段,美国本特利公司开发出一套现场动平衡成套仪器,由TK83Ⅱ型平衡仪,TK84临时传感器组件盒和TK85双通道临时接近式传感器组件盒等组成,这些仪器几乎可以满足任何现场机器动平衡的需要。
1990年06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玉华
本文介绍了工程陶瓷的种类、性能。详细阐述了陶瓷耐磨风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并对其工艺作了介绍。
1990年06期 30-3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玉华
本文介绍了工程陶瓷的种类、性能。详细阐述了陶瓷耐磨风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并对其工艺作了介绍。
1990年06期 30-3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汝美
<正> 离心压缩机最广泛的轴封方式为浮环和机械密封。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在于需要复杂而庞大的密封油系统(以下简称“液体密封”),以维持其密封性。这种传统的密封方式故障率高,不仅国内如此,国外也有类似的情况。据
1990年06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汝美
<正> 离心压缩机最广泛的轴封方式为浮环和机械密封。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在于需要复杂而庞大的密封油系统(以下简称“液体密封”),以维持其密封性。这种传统的密封方式故障率高,不仅国内如此,国外也有类似的情况。据
1990年06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邱海
<正> 机械密封的正常工作取决于两相对转动的端面间能否建立稳定、可靠的润滑液膜和及时将产生的摩擦热传导出去。如不具备上述条件,就应采取必要的辅助措施,使密封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常见的辅助措施包括润滑、冲
1990年06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邱海
<正> 机械密封的正常工作取决于两相对转动的端面间能否建立稳定、可靠的润滑液膜和及时将产生的摩擦热传导出去。如不具备上述条件,就应采取必要的辅助措施,使密封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常见的辅助措施包括润滑、冲
1990年06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琦,朱营康
<正> 三元流叶轮是目前大力推广的节能叶轮,其型线制作的准确性乃是保证叶轮高性能的关键。测绘或检验叶轮型线的工作可用三坐标仪来完成,因其价格昂贵而受到限制。本文介绍的浇铸石膏模获取叶轮型线法是一种简单、准确、比较适合我国大部分生产厂家的方法。
1990年06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琦,朱营康
<正> 三元流叶轮是目前大力推广的节能叶轮,其型线制作的准确性乃是保证叶轮高性能的关键。测绘或检验叶轮型线的工作可用三坐标仪来完成,因其价格昂贵而受到限制。本文介绍的浇铸石膏模获取叶轮型线法是一种简单、准确、比较适合我国大部分生产厂家的方法。
1990年06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保鑫,高桂珍
<正> RZ系列热增压器是新型的节能机械,它与各种离心式、活塞式压缩机不同,没有旋转部件或摩擦运动部件,不用由外部提供电源、气源或液压能,而是利用热网本身的高压蒸汽所具有的能量去抽吸设备的排汽,经混合、扩压达到静压能的提高,从而获得工艺需要的蒸汽压力。
1990年06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保鑫,高桂珍
<正> RZ系列热增压器是新型的节能机械,它与各种离心式、活塞式压缩机不同,没有旋转部件或摩擦运动部件,不用由外部提供电源、气源或液压能,而是利用热网本身的高压蒸汽所具有的能量去抽吸设备的排汽,经混合、扩压达到静压能的提高,从而获得工艺需要的蒸汽压力。
1990年06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明方
<正>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往复泵产品标准,对于压力试验大都定性规定:水压试验达到试验压力保压一定时间,应不渗漏,不得有其它缺陷等。据了解国外如美国、西德、日本,也没作出这方面的具体
1990年06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明方
<正>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往复泵产品标准,对于压力试验大都定性规定:水压试验达到试验压力保压一定时间,应不渗漏,不得有其它缺陷等。据了解国外如美国、西德、日本,也没作出这方面的具体
1990年06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美玲,陈剑波,蔡祖恢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套片管簇式风冷冷凝器的热力参数、几何参数以及制冷系统中有关参量之间的制约关系,建立了以最小重量为目标的优化设计模型,编制了优化设计程序,用实验证明了程序的可靠性,并对不同条件下的风冷冷凝器优化结果进行了讨论,与现有产品进行了对比试验。
1990年06期 48-5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美玲,陈剑波,蔡祖恢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套片管簇式风冷冷凝器的热力参数、几何参数以及制冷系统中有关参量之间的制约关系,建立了以最小重量为目标的优化设计模型,编制了优化设计程序,用实验证明了程序的可靠性,并对不同条件下的风冷冷凝器优化结果进行了讨论,与现有产品进行了对比试验。
1990年06期 48-5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党坤选,吴业正
<正> 一、引言流体工程中,很多实际问题都涉及到质传递现象。质传递过程不但与流体的运动状态有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体本身的质传递性质。如制冷工程中多元复合工质的凝结和蒸发问题,由于汽液相之组份浓度不同,就产
1990年06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党坤选,吴业正
<正> 一、引言流体工程中,很多实际问题都涉及到质传递现象。质传递过程不但与流体的运动状态有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体本身的质传递性质。如制冷工程中多元复合工质的凝结和蒸发问题,由于汽液相之组份浓度不同,就产
1990年06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S.N.Kondepudi
,D.L.O'Neal
,刘启海
<正> 在冷冻霜和热泵中,湿空气在冷的换热器表面间传热和传质的必然结果是在其表面上结霜,并逐渐增长。由于有效空气流通截面减小,以及较暖空气和换热器内部冷的制冷剂间热阻增加,结霜势必影响换热器性能。这种自由流通截面的减小使得空气流量减小,压降增加。热阻增加是有隔热作用的霜层引起的直接后果,降低空气和制冷剂间的传热。
1990年06期 57-6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S.N.Kondepudi
,D.L.O'Neal
,刘启海
<正> 在冷冻霜和热泵中,湿空气在冷的换热器表面间传热和传质的必然结果是在其表面上结霜,并逐渐增长。由于有效空气流通截面减小,以及较暖空气和换热器内部冷的制冷剂间热阻增加,结霜势必影响换热器性能。这种自由流通截面的减小使得空气流量减小,压降增加。热阻增加是有隔热作用的霜层引起的直接后果,降低空气和制冷剂间的传热。
1990年06期 57-6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