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力学在压力容器上的应用概述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断裂力学课题组
摘要(Abstract):
<正> 一、简述按传统强度计算方法设计的压力容器(如中径公式、最大主应力、最大剪应力及最大变形能理论或塑性失效理论等),有时并不能确保安全运转,在水压试验或运转中均发生过压力容器脆断事故,有时爆破压力甚至低于设计压力,这就说明传统强度理论的局限性。这是由于传统强度理论认为材料是均匀的、连续的理想固体的假定是不符合实际的。事实上在材料的制作、容器的焊接制作、或容器使用等各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断裂力学课题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带裂缝压力容器爆破试验”,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1974年北京地区断裂力学交流会文集,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情报资料室编辑,1975
- [2] 压力容器国外技术进展(上册),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1975
- [3] P.C.Paris and G.C.Sih, ASTM STP 381(1965) 51
- [4] R.C.Shah and A.S.Kobayashi, On the Surface flow problem 《The Surface Crack: Physical Problems and Computational Soluritions》 79-124 (1972)
- [5] Smith, Inter.J of fracture, Vol.12, № 1 (1976) 47-57
- [6] 压力容器断裂力学分析,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编,全国化工与炼油机械行业技术情报网断裂力学技术学习班,1976,6合肥
- [7] 压力容器断裂力学,浙江大学化机教研组编(同上)
- [8] 论塑性区中裂纹的扩展,北京钢铁研究院13室编(同上)
- [9] J.G.Merkls "Analytic relations between elastic fracture elastic-plastic fracture criteria"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ure vessels and piping, Vol.4, № 3, July, 1976
- [10] IIWX-749-74“从脆性破坏观点评定缺陷的推荐方法”(1974)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译(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