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浩儒;杨帆;刘超;徐磊;许旭东;
采用数值计算和高速摄影技术研究分析了立式轴流泵装置的箱涵式进水流道水力特性,数值预测的附底涡与高速摄影捕捉到的附底涡均发生于喇叭管正下方,各工况时附底涡的运动轨迹较为一致,表明了数值计算的有效性。相比无消涡锥的进水流道,有消涡锥时进水流道出口断面的轴向速度分布均匀度平均提高了0.423%,速度加权平均角平均提高0.397°。设计的复合型消涡短锥可消除各工况运行时箱型进水流道附底区的涡带,提高泵装置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对于箱涵式进水流道,为保证泵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需在流道附底区设置消涡装置。
2016年03期 v.44;No.525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刘培坤;倪芬;杨兴华;张悦刊;常路;
选矿作业工况复杂,传统旋流器采用固定底流口,需要停机人工更换底流口,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有锥形调节结构的底流口,可实现底流口在线调节。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φ50mm旋流器配置可调底流口与固定底流口时底流浓度、处理量、分级效率和分离精度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固定底流口相比,采用可调底流口时处理量增加2.2%~6.4%;底流浓度降低26.3%~29.74%;分级效率增加7%~24.57%;陡度指数提高19.5%。可调底流口型旋流器适用于0.1~0.14MPa压力下的分级作业。
2016年03期 v.44;No.525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菲;傅攀;樊巍;
维持机械密封端面间一定的膜厚是保证机械密封正常运行的关键,利用声发射技术监测得到的反映机械密封膜厚状态的信号往往信噪比很低,对其工作状态进行分类存在一定的困难。提出一种基于声发射信号利用总体经验模式分解(EEMD)和离散隐马尔可夫模型(DHMM)识别的机械密封端面膜厚识别技术。首先对声发射信号进行分帧处理,运用EEMD方法对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对分解出的子频分量分别提取时域和频域特征,再由核主成分分析法对特征参数进行优化降维,利用简化后的特征参数矢量训练各个机械密封端面膜厚状态的DHMM,最后由训练好的DHMM实现机械密封端面膜厚状态的识别,从而实现机械密封端面接触状态的监测。试验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判断出膜厚状态,并且需要的训练样本少,训练速度快,对实现机械密封端面接触状态的智能化在线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6年03期 v.44;No.525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章大海;张晓慧;王振波;
运用Fluent中的2.5D网格技术和非一致网格技术,成功实现了涡旋压缩机的真正三维非稳态数值模拟。捕获到了端面泄漏现象和排气口的压力及温度的脉动现象,发现了涡旋压缩机工作腔内的周向流场分布和不均匀的瞬时温度场分布及由于泄漏所导致的局部涡流现象。模拟方法对于具有轴向映射结构的容积式压缩机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2016年03期 v.44;No.525 18-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袁尧;许旭东;王小勇;杨晨霞;
根据水泵叶片调节性能曲线的变化规律选择适当的基函数,基于曲面拟合法研究叶片安放角、流量、扬程(轴功率)3个参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参数化模型,提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计算实例表明,该模型拟合相关系数高,且有简明固定的数学表达式,有利于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2016年03期 v.44;No.525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潘树林;伍永强;刘小龙;广柯平;欧胜芳;
建立压缩机网状阀悬臂式弹簧物理模型,分析悬臂式弹簧刚度特性、运动等效质量及应力。通过分析网状阀工作过程可知,当悬臂式弹簧变形大于其临界变形时,刚度特性由线性变为非线性,线性区与非线性区的刚度需分别计算。运用瑞利法分析悬臂式弹簧的运动等效质量,用于模拟气阀运动规律。运用第三强度理论对悬臂式弹簧所受应力进行分析,用于指导其可靠性设计。
2016年03期 v.44;No.525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宇;赵立新;徐保蕊;赵文君;马波;蒋明虎;
主要研究了一体化二次分离旋流器结构的初步设计,利用正交试验法,检验一级溢流口直径、二级溢流口直径、底流口直径对旋流器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分离效率为正交试验中的指标,针对试验结果分别利用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验证2种方法的一致性,并对因素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发现在研究范围内3种因素均对旋流器整体的分离效果无明显影响。
2016年03期 v.44;No.525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刘建峰;陶国庆;张绍华;余宏兵;彭林;
介绍了LNG低温球阀阀盖颈部温度场的影响因素。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阀盖颈部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填料函底部温度处于操作温度以上,说明了阀盖颈部设计是合适的。研究了不同因素下的填料函温度场分布,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2016年03期 v.44;No.525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庆锋;庞鑫;赵双;
轴流式压缩机在炼化行业应用广泛,其运行属高风险过程,研究集安全与经济为一体的维修方法十分必要。研究状态监测技术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相结合的维修决策方法,对轴流压缩机进行故障特征信号分析、故障预警、剩余寿命预测及风险等级确定,实现了轴流压缩机基于风险和状态的维修。实践证明:轴流压缩机基于风险和状态的维修决策能够制定最佳的维修计划和维修任务,预知隐患和故障;降低设备的故障频率和故障后果影响;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016年03期 v.44;No.525 41-4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豹;刘厚林;王纳秀;王凯;吴贤芳;
为了研究高温熔盐泵的运行可靠性,基于ANSYS Workbench对熔盐泵结构部件分别进行了无预应力和有预应力的模态计算。基于计算结果对熔盐泵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相位下转动和静止部件的固有频率和振幅的变化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无预应力时,转动和静止部件的第1阶和第2阶以及第4阶和第5阶固有频率较为接近,且同阶下,静止部件的固有频率远高于转动部件的固有频率;转动部件和静止部件各阶的固有频率均远离主要的激振频率,可有效避免共振的产生;同阶不同相位下,转动和静止部件的固有频率和振幅变化较小,叶轮相位对熔盐泵模态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有预应力下静止部件和转动部件的固有频率比无预应力下有小幅提升,且转动部件的增幅较高,其幅度为1.35%;转动部件的模态变形主要集中在叶轮端,而静止部件的进出水管变形更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熔盐泵的开发与结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6年03期 v.44;No.525 45-4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刘平;徐志强;徐中伟;
为了解决国内活鱼泵吸产品匮乏以及技术落后等问题,以实现活鱼转运、输送为目的,采用XYB-200离心式吸鱼泵为原型泵,根据设计要求给定尺寸和比转速,通过泵相似定律对新型吸鱼泵进行设计,计算叶轮进口、出口和直径并进行分析校核,得到吸鱼泵叶轮设计参数。通过ANSYS CFX模拟验证吸鱼泵性能参数,最终实现新型吸鱼泵的研发。
2016年03期 v.44;No.525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沈伟;张强升;张静;吴向前;
介绍了核电用软密封旋塞阀的结构特点和设计计算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核电用旋塞阀进行模态分析,计算旋塞阀在正常工况、异常工况、紧急工况和事故工况下的应力,分析结果表明该旋塞阀在上述工况下均能保证其结构完整性,满足ASME规范的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2016年03期 v.44;No.525 55-5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申江;邹国文;王建民;Josephine Lau;申子奇;孙欢;
针对吸收式制冷机的传热传质过程,提出了一种通过振动来强化其过程的方法。搭建了相关的试验台,将一台吸收式制冷机组放置在一个电动振动台上,电动振动台的频率和振幅可调节,对吸收式制冷机组在振动情况下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探究振动对其传热传质的强化效果。
2016年03期 v.44;No.525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炅;张秀平;贾磊;谢文海;罗小鹏;
对R32在φ5mm和φ7mm的水平光管内的流动沸腾时,润滑油对换热与压降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的质量流量范围为100~500 kg/(m~2·s),润滑油的含量在0~5%之间。结果表明,沸腾换热系数随着质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在低干度区,换热系数随干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干度达到0.7~0.8时,换热系数达到最大。随着润滑油含量的增大,局部换热系数在减小。压降随着管径的减小和质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润滑油含量的增大,导致压降的增大。在5mm管内,润滑油含量对换热系数和压降影响比较明显。
2016年03期 v.44;No.525 65-6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韩雨松;邹同华;邓赛峰;
在不同真空度下对LiCl溶液进行再生,以平均再生量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各因素对再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由试验数据,拟合得到平均再生量与影响因素及系统冷、热量之间的关联式。试验条件为热源温度64~76℃,溶液初始温度45~60℃,溶液浓度28%~34%,再生压力4~10kPa,冷水温度13~19℃。结果表明:热源温度和再生压力对再生效果的影响较为显著,平均再生量随溶液初始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冷水温度对再生效果的影响较小。
2016年03期 v.44;No.525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祝立萍;石玉洋;张希桢;黄志甲;
针对住宅小区不同入住率条件下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策略优化问题,以合肥市的某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应用TRNSYS模拟软件建立小区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仿真模型,分别对入住率为100%、70%、50%、30%4种情况进行了仿真模拟,以地源热泵系统全年能耗及土壤温升为优化依据。结果表明:在高入住率情况下,当地埋管出口水度大于22℃时开启冷却塔为最优运行策略;在低入住率情况下,夏季靠地埋管+冷却塔散热、冬季从地埋管吸热的运行控制策略最优,极低入住率(30%以下)情况下,采用夏季靠地埋管散热、冬季从地埋管吸热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更加经济。研究内容对住宅小区的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和运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6年03期 v.44;No.525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秦蓓兰;刘道平;陈永军;吴腾马;
综述了爱因斯坦单压吸收式制冷循环装置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针对其中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型单压吸收式制冷装置,通过对该系统建立热力学模型,应用P-T方程和P-R混合规则模拟出系统中正丁烷-氨、氨-水工质组的相平衡参数曲线,和各状态点的状态点的初始参数,探究了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发生温度等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系统COP及制冷量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冷凝温度升高而降低,系统COP呈下降趋势,冷凝温度上限为48℃;当发生温度在100~120℃范围变化时,系统COP随发生温度升高而增加。相对而言,系统COP对发生温度的变化最敏感,发生温度次之,再次是冷凝温度。模拟结果为后续试验台搭建提供了理论参考。
2016年03期 v.44;No.525 80-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