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春曦;郭宁;叶学民;
以4-73No8D离心式通风机为对象,对装有分别配合轴向导流器和简易导流器的进气箱的风机在导流器不同开度下进行了风机性能和噪声试验研究。性能试验表明,第1种进气箱结构较为合理,气动性能较好;当风机装有进气箱时,与出口端节流调节相比,采用两种导流器调节均可起到节能作用,且轴向导流器的调节性能优于简易导流器。噪声试验结果表明,风机A声级噪声随效率升高而降低,随导流器开度关小而升高。
2013年01期 v.41;No.487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强;段广彬;王锟;刘宗明;
在水平渐缩管内浓相气力输送试验台上,以压缩空气作为输送动力,脱硫石膏粉体为输送物料进行了气固两相输送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得出了不同输送条件下气固两相通过水平渐缩管时压力降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管径比、固气质量比和扩散角度对管道压力降影响显著。同时,利用相似第二定律和量纲分析法建立了水平渐缩管的阻力特性关联式。通过将压力降试验值与计算值进行对比,发现该阻力特性关联式具有较好的精确度。
2013年01期 v.41;No.487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黄思;王朋;区国惟;佘寒花;
应用ANSYS-CFX软件及标准k-ε湍流模型,实现了对多级多出口离心泵整机全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通过分析不同出口设置下的泵内流场分布和压力分布,发现处在泵出口下游段的泵级流量为零,级内的液流处于自循环状态,伴随有较大的能量损耗,且产生较大的静压,对泵强度及可靠性产生一定影响。然后计算出泵的特性曲线,发现当泵出口设置在多级离心泵最后一级时,泵扬程及效率达到最高,泵出口位置越向前级移动,多级泵扬程和效率下降越多。最后通过与试验性能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及结果的准确性。
2013年01期 v.41;No.487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4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刘敏珊;杜庆飞;白彩鹏;潘彦凯;
利用FLUENT软件对三叶孔板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了"周期性全截面计算模型"和"单元流道模型",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换热器壳体内径D的增大,2种模型的计算结果逐渐接近;当D>800mm时,2种模型计算结果的误差已降至10%左右,此时"单元流道模型"具备实用性和适用性;在D≤800mm时,提出了"单元流道模型"的修正算法,给出了压力梯度和对流传热系数的修正关联式。
2013年01期 v.41;No.487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雷雷;郭怡;彭学院;
针对CO2跨临界循环压缩机工作压力大、吸排气压差大的特点,将惯性力施加到每个单元体的质心用以将活塞的瞬时受力状态转化为等效的静应力状态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计算活塞危险点的疲劳安全系数,找出活塞的疲劳危险点。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对比,计算所得疲劳安全系数不合格区域与试验损坏区域相符合,证明此方法可以有效地对CO2活塞压缩机活塞进行疲劳安全设计。
2013年01期 v.41;No.487 26-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孟凡康;
以水为传热介质,对温差驱动的二维方腔内自然对流换热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利用流体流动与热量传递的无因次控制方程,采用热线及流线可视化方法,取相同Ra=5×107值,倾斜角为控制参数,讨论分析了方腔中的温度、流动及对流换热传输结构。给出了倾斜角对于流型、分离点、对流换热传输结构及高低温壁面的传热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Ra=5×107时,随着的θ增大,双涡结构越来越明显,倾斜角度对于方腔的流动的流型,具有较大的影响;分离点从低温壁面下部开始形成,随着倾斜角的增大分离点沿着低温壁面向上流动,接着到达绝热壁面,最终到达高温壁面;温度梯度受θ变化的影响较大,不同θ时,产生温度梯度最大值的地点不同;高低温壁面的平均Nu在60°最大,180°时最小。
2013年01期 v.41;No.487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房桂芳;滕文锐;刘其和;张鹏高;魏龙;
在机械密封端面接触分形模型基础上,依据Archard磨损理论,通过引入分形磨损系数及求解塑性和弹塑性变形微凸体的体积,建立了机械密封端面黏着磨损分形模型。得到了机械密封软质环端面磨损率与端面轮廓分形参数、真实接触面积、材料性能参数以及工作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对B104a-70型机械密封软质环端面的磨损率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端面磨损率随着端面比压、转速及端面特征尺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端面分形维数的增大先迅速减小后逐渐增大,即存在一个使磨损率最小的最优分形维数。
2013年01期 v.41;No.487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5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杨金梅;幸福堂;
以某新型实用高炉煤气减压阀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三维稳态湍流模型。通过ANSYS CFX对实用新型高炉煤气减压阀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速度场与压力场的分布图,为减压阀的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3年01期 v.41;No.487 41-4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永强;郭宏彬;薛胜雄;巴胜富;苏吉鑫;庞雷;张的;
针对数量众多、大小不等、型式不同、罐内介质不同的大型储油罐群的罐底油泥机械清洗困难,笔者结合工程实践,研制了大型罐和小型罐各不相同的清洗成套设备,提出了大型罐顶部作业和小型罐人孔作业各不相同的清洗成套设备和应用工艺方法,并从工程管理上总结了合理错开设备、同步作业、在工期内高效把握个罐周期和群罐关系,清罐设备的研发与应用经验。
2013年01期 v.41;No.487 45-4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杨军虎;王玥;郭斌;孟瑞锋;
针对一种国内生产的双吸泵,利用CFD软件对其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依据一元理论对叶轮的水力设计进行检查。在不改变原叶轮设计的基础上分别将叶片进口边三次后移构造出三种叶型A1、A2、A3。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任意工况下叶轮A2的效率比A1、A3的效率都高,且在最优工况下叶轮A2的最高效率比原叶轮的效率高5.8%,高效区也明显变宽。研究表明,在推荐值1~1.3以外时,叶片间有效进出口面积的比值并非越小,泵的性能越好;叶片进口边的位置对泵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适当改变进口边位置可以有效地改善叶轮进口的流动状态。
2013年01期 v.41;No.487 49-5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项美根;项晓明;戴学祥;
介绍了一种现场总线与无线控制的阀门电动装置的性能特点、图示说明、测试方式,以及通过信号输入电路和控制信号输出电路连接并由计算机控制输出的工作过程。
2013年01期 v.41;No.487 53-5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周华;张一范;陈帅;胡文江;
介绍了LNG接收站试运投产中高压泵冷却前的准备工作及具体要求,研究了冷却温度、加注液位、加注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加注速度的具体计算公式,并得出冷却过程中3个重要的结论,研究成果对新建LNG接收站关键设备的冷却及投用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2013年01期 v.41;No.487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朱冬生;郑伟业;吴佳菲;施筠逸;钱泰磊;
采用已有的数学模型,利用不同作者试验所得的传热、传质系数经验公式,预测了闭式冷却塔的热力性能,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出口温度、换热量,并与Hasan的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采用Mizushina的经验公式得到的预测换热量与试验值的最大偏差达到37.12%,采用Hasan试验所得的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结果表明:预测闭式冷却塔不同工况下的热力性能时,应采用试验范围内所得的传热、传质系数经验公式,否则会产生较大误差。对闭式冷却塔热力性能的合理预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013年01期 v.41;No.487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罗绒;黄翔;靳贵铭;
提出了一种低空调能耗,新、排风能量回收的转轮式两级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第一级采用转轮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第二级采用填料式直接蒸发冷却器,排风侧采用的散热方式:排风经过填料式直接蒸发冷却器降温后进入转轮回风侧,并制作出试验样机。对试验样机各功能段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试验测试范围内,转轮间接蒸发冷却段的最佳排风、新风风量比β为1.1,整机联合运行时,机组最终出风温度19.9℃,低于入口新风的湿球温度21.9℃,机组温降可达到12.5℃。
2013年01期 v.41;No.487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徐峰;田海川;孙勇;师涌江;
采用JDJN-60型相变材料,设计并制作了同心套管双程流相变蓄热单元,利用试验手段对蓄热单元在不同工况下的蓄放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传热流体进口温度和流量变化对蓄放热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传热流体进口温度的提高,蓄热时间不断减少,但流量增加对蓄热过程影响不大。初步掌握了蓄热单元的蓄放热特性,为其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2013年01期 v.41;No.487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亮;孙丽颖;那海涛;李以通;
会议室内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开会人员的工作效率。为分析布风器形式对会议室室内气流环境的影响。以某船舶会议室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传热学为基础,应用AIRPAK商用软件对会议室采用方形平板、圆形平板等4种布风器送风时的室内气流分布进行模拟。通过温度场、速度场、通风效率等的比较分析说明,孔板形布风器送风的温度场、速度场分布较均匀,热舒适性较好,平板形布风器送风的能量利用率高且除污效果较好。
2013年01期 v.41;No.487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0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梁雨迎;诸凯;张莹;
为了解决高热流密度器件的散热问题而设计一种带有强化冷凝段的热管散热器,模拟不同的运行工况,对其散热效果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其他类型的热管散热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型散热器由于热管设计结构的改变,使其换热温差增大,而且使散热器底板的均温效果更好,可以有效地降低高热流密度器件的工作温度。
2013年01期 v.41;No.487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迪;韩杰;吴海平;陈海峰;张国强;
介绍了长沙某高校土壤源热泵热水系统设计,基于费用效果分析法,与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经济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该系统虽然初投资较高,但是运行成本低,节能减排效果明显,阐明了合同能源管理运营模式在推动高校热水系统建设中的优势。
2013年01期 v.41;No.487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