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研究

  • 高压水射流深穿透射孔试验研究

    熊建华;李根生;黄中伟;牛继磊;王明才;朱苏青;

    在前期研究高压水射流深穿透射孔机理的基础上,研制了新一代高压水射流深穿透射孔井下装置,并结合江苏油田油井的实际井况,研究制定了现场选井条件、水力参数、井下施工管柱组合、工作液配方和施工工艺等,计算了油管伸长量,实现了现场施工作业设备和施工参数的配套。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用于井斜角达45°的井中深穿透射孔,射孔速度可达2m/h,射孔深度可达2m,增产效果良好。

    2011年05期 v.39;No.467 1-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数值模拟的离心风机性能优化

    王昊;吴亚东;欧阳华;

    以某纺织机械吸纱用的离心风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更换叶轮翼型以及改变叶片的安装角,以评估风机性能的变化。数值结果显示,更换叶轮翼型和改变叶片的安装角均能改善风机的性能,提高效率,更换叶轮翼型时效果更佳。

    2011年05期 v.39;No.467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下载次数:7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磨合阶段的机械密封端面形貌特征研究

    徐静;涂桥安;孙见君;陶丹萍;刘士国;

    表面粗糙度对机械密封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利用MMU-2摩擦磨损试验机和表面轮廓仪,对3个不同粗糙程度的密封端面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引入特征粗糙度,研究了3个不同粗糙程度的密封端面在摩擦磨损过程中的特征粗糙度变化规律,并与表面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粗糙度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不同初始粗糙程度的端面在跑合过程结束后,粗糙度趋于一致。这一结果为利用特征粗糙度正确设计机械密封端面,合理选择端面加工方法提供了依据。

    2011年05期 v.39;No.467 10-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设计计算

  • 出口形状对中心体喷嘴射流性能的影响

    杨敏官;肖胜男;康灿;

    提出将中心体喷嘴与异形喷嘴组合以产生更好的空化射流效果的思路。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在15MPa的射流压力下,对正方形出口、三角形出口和圆形出口3种中心体喷嘴产生的淹没射流流场进行数值计算,重点对轴向速度、径向速度、湍动能和空泡相体积份额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圆形出口的中心体喷嘴比另两种异形出口的中心体喷嘴产生更高的射流速度和湍动能;正方形出口比三角形出口的中心体喷嘴的射流稳定性能更强,圆形出口的中心体喷嘴产生的集束性能较强;异形出口的中心体喷嘴产生的流场中,空泡相延伸距离更长,异形出口的中心体喷嘴产生的空化射流效果更好。

    2011年05期 v.39;No.467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下载次数:7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叶顶间隙形态对离心压缩机整级气动性能的影响

    贺利生;刘宝军;雷明洋;

    对某离心压缩机模型级6种不同的叶顶间隙形态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叶顶间隙形态对离心压缩机模型级整级气动性能的影响,详细分析了不同间隙形态内部的流动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叶顶间隙的存在,在整个工况范围内级压比,多变效率,能量头相比无间隙时都有较大幅度下降,特别在大流量区下降更加明显,而且不同的间隙形态对级性能的影响也不同,与无间隙相比间隙1在设计工况点压比下降1.77%,多变效率下降0.65%,能量头下降3.08%,间隙4在设计工况点压比下降4.38%,多变效率下降2.41%,能量头下降7.08%,而间隙2,3,5,6的间隙值在间隙1和间隙4之间,其整级气动性能也介于间隙1和间隙4之间,其中间隙3和间隙5的整级气动性能要优于间隙2和间隙6。

    2011年05期 v.39;No.467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切流式双入口气液旋流分离器内的流动分析

    王振波;张世林;马艺;尹燕尼;金有海;

    针对切流式双入口气液旋流分离器的内部流动特征,利用Fluent软件进行计算分析,重点对分离器内部流动状态及湍流度进行分析,并考察入口流速对主要分离空间流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切流式气液分离器内主要分离空间呈明显的组合涡分布,并且轴向零速包络面呈明显柱形,但分离器入口处能耗较大,排气管入口附近紊流现象严重,当入口流速增大时尤为明显。计算结果对气液旋流分离器的结构优化与性能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2011年05期 v.39;No.467 26-3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活塞压缩机进气阻力损失对容积系数的影响

    马润梅;韩雯雯;高文涛;

    针对文献提供的活塞压缩机容积系数的确定与容积系数定义不相符问题,根据容积系数定义及气缸实际工作情况,用热力学基本关系式推导出了含有进气阻力损失的容积系数计算公式,定量分析了名义进气压力、名义压力比、膨胀指数和相对余隙容积对进气阻力损失引起的容积系数计算偏差的影响,最后,举例分析了这一偏差对确定气缸行程容积的影响,可以为活塞压缩机热力设计提供参考。

    2011年05期 v.39;No.467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抽油泵能耗机理数值仿真研究

    姜民政;孙振旭;戴彧昕;王丽丽;

    应用CFX软件,建立了三维抽油泵仿真模型,利用动网格技术,对抽油泵进行了瞬态仿真分析,模拟计算了抽油泵整个冲程在不同工况时,泵阀水力损失、柱塞间隙容积损失和柱塞摩擦损失。计算结果表明冲次、井液含水率、泵径、泵间隙级别对抽油泵水力损失功率、容积损失效率和摩擦损失功率有不同的影响。

    2011年05期 v.39;No.467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技术综述

  •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流体力学及流体机械实验技术综述

    施红辉;

    主要综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HU)机械工程系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室(LEFD)开展的一些研究工作,主要介绍其在流体力学和流体机械方面的实验技术。内容包括:PIV技术开发,空蚀研究,多相流研究,湍流边界层研究,流体机械研究,等。这些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国在流体力学及流体机械实验研究领域的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文在概述这些内容的同时,也对相关实验技术目前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还论述了流体机械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模式。

    2011年05期 v.39;No.467 40-4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下载次数:8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板式高压气体吸附式干燥净化装置

    邓之鲸;曹积明;潘德安;

    电磁先导式高压气动二位三通阀用于板式高压吸附干燥净化装置。本文介绍了该装置的总体结构和流程,二位三通阀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再生气路中的压力表保险阀和选择性单向进气节流阀,并对电气控制做了简单介绍。

    2011年05期 v.39;No.467 47-4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无油涡旋空气压缩机压缩过程研究

    肖根福;刘国平;王俊亭;宋红滚;

    基于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无油涡旋空气压缩机压缩过程数学模型,模型采用单腔控制容积法,以月形容腔作为控制容积,考虑了压缩过程中的换热效果以及气体泄漏。模型充分反映了压缩腔旋转过程中的体积、质量、温度、压力的变化过程。数学模型仿真值和压缩机的实测值吻合,达到了较好的预测效果。该研究为无油涡旋空气压缩机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2011年05期 v.39;No.467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制冷空调

  • 生活浊水余热热泵热水器启动特性试验研究

    谢敬田;金苏敏;

    针对一种以生活浊水为热源的热泵热水器的启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了启动过程中压缩机吸排气压力、蒸发器过热度、热泵制热量、COP等机组主要性能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系统启动时由于压缩机转速突然增大和膨胀阀调节的滞后性,导致蒸发压力急剧下降,冷凝压力急剧上升,过热度迅速增大;受换热系数及传热温差的影响,启动阶段系统吸热量和制热量都比较低;从系统启动特性曲线可以看出系统启动时间较短,系统设计合理。

    2011年05期 v.39;No.467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真空喷雾法制取冰浆的理论分析研究

    金从卓;赵莲晋;马腾跃;程文龙;易广江;

    以扩散控制蒸发模型为基础,在考虑了液滴和固体碰撞影响的情况下,建立了真空喷雾法制取冰浆的分析模型,并对液滴在闪蒸器内的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液滴直径对液滴温度变化影响较大,降低液滴初温对于减少降温时间的影响不大,而降低环境压力可以使得液滴更快达到形成冰晶的条件;研究还发现采用上喷方式可以大大减少闪蒸器的尺寸。

    2011年05期 v.39;No.467 61-6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型天然混合工质在汽车空调系统中替代R134a的试验研究

    王辉;黄虎;张忠斌;袁冬雪;黄昌瑞;缪汉叶;陈小强;

    提出一种新型天然混合工质,R1270/DME/R245fa,(10%/80%/10%,质量),作为汽车空调R134a替代制冷剂。其中质量比10%的R245fa作为阻燃剂,使制冷剂安全性能满足指标。在理论上计算了新工质的热力学性质,并在与被替代工质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汽车用空调器》国标给定的各试验工况将该工质及R134a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对原机组不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相同运行条件,采用新工质系统与原R134a系统相比性能参数相近,制冷量增大,COP值有较大幅度提升。新工质可作为R134a在汽车空调系统中直接"灌注式"替代物。

    2011年05期 v.39;No.467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R410a直流变频与定频热泵热水器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金听祥;李冠举;郑祖义;

    对R410a直流变频和定频热泵热水器进行了性能试验研究,并对两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22℃、进水温度20℃、出水温度50℃,充满容量为200L的储水桶进行静态加热时,变频系统和定频系统的加热时间分别是31、37 min,变频系统的加热时间比定频系统缩短了19.4%,而且与定频系统相比,变频系统的COP提高了4.2%。同时发现,变频系统和定频系统的排气温度分别在水温25℃和45℃以上时维持在70℃以上。另外,定频系统的最高排气压力达3.7MPa,由于变频系统以较低频率运行,其最高排气压力为3.5MPa。

    2011年05期 v.39;No.467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辐射吊顶与置换通风复合系统夏季运行策略的探讨

    刘畅;张旭;唐凯;

    辐射吊顶与置换通风复合系统夏季运行时,辐射吊顶表面的结露与系统大惯性导致的温度响应速度慢是两个最重要的不利因素。本文针对这两点不利因素,寻找最佳的运行策略,并在上海某别墅进行现场测试研究,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探讨运行策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有效地避免辐射板表面结露,而降温速度与室内送风参数密切相关;实际运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运行策略中各阶段的转换条件。该策略可以为辐射吊顶与置换通风复合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运行指导。

    2011年05期 v.39;No.467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涡流管制冷试验分析

    许敏宇;张景松;雷蕾;张亚坤;高云鹏;

    通过大量试验并结合参考文献资料进行了分析,认为涡流管温度分离模型为:压缩气体经喷嘴进入涡流室后分为三种流动情况,外旋流压缩,中间分界面,内旋流膨胀过程。内旋流膨胀是涡流管制冷的原因,而热管的热传递是涡流管主要的能量。

    2011年05期 v.39;No.467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高温冷水机组水系统配比问题分析

    孙铁柱;黄翔;文力;

    针对中等湿度地区的气候环境,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能源,尽量利用中湿度地区的干空气能,研发了一种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高温冷水机组,由于机组的特殊性致使与其搭配的水系统的特殊性。本文主要针对这种高温冷水机组的水系统做了分析,主要就该机组在运行期间蒸发冷却段制取的高温冷水与机械制冷制取的低温冷水流量配比问题做了详细分析,推导出两者冷水流量配比随蒸发冷却段制取的高温冷水温度的变化关系,并进一步找到随室外湿球温度的变化关系,为水系统的设计及其自控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1年05期 v.39;No.467 81-8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企业介绍

  • 黄山良业阀门有限公司

    <正>1企业发展历程和目前基本情况公司于1992年成立,定名为黄山特种阀门控制设备公司;1999年改制为黄山良业阀门有限公司,为民营股份制企业,2008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010万元,经营范围为阀门及阀门驱动装置的制造、销售、维修,中小机电产品及配件制造、销售,机械产品包装箱制作。主要产品为阀门及阀门驱动装置,目前职工

    2011年05期 v.39;No.467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正>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集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大型阀门制造企业之一。公司采用科学化的经营和管理模式,一贯秉承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经过多年努力,如今的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已是一家技术实力雄厚、产品质量过硬、服务体系完备的现代高科技企业,并于2010年6月2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启东首家在国内上市的民营企业。

    2011年05期 v.39;No.467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信息

  • 第五届中国冷冻冷藏新技术、新设备研讨会征文通知

    <正>中国冷冻冷藏新技术、新设备研讨会是由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组织召开的致力于推进我国冷冻冷藏行业技术交流和进步的专业研讨会。自2003年创办以来,两年一届的中国冷冻冷藏新技术、新设备研讨会已成功举办了4届。研讨会对于引导我国冷藏物流建设、促进现代冷冻冷藏行业企业成长、提升冷冻冷藏技术研发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国内外冷冻冷藏行业相关企事业

    2011年05期 v.39;No.467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